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 ?找到那個頭破血流的年輕人 |
體裁 |
報告文學(報紙) |
|
? |
? |
字數 |
7747字 |
|
作者 |
杜佳冰、陳卓 |
編輯 |
陳卓、李沛然 |
|
原創單位 |
中國青年報社 |
刊載單位 |
中國青年報社 |
|
刊發版面名稱及版次 |
冰點周刊中國青年報05版 |
發表日期 |
2023-11-22 |
|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
這篇稿件記錄了交警和很多普通人共同挽救一位身患重病的年輕人的故事。記者獲知選題后,切實踐行腳力,歷經三次轉乘,獨自深入山區采訪,與當事人共同生活一周,采訪了10余位相關人員,在當事人、交警、出租車司機的分別帶領下,3次重走事發路段,完善新聞事實的多個面向;善用眼力,認真觀察,調動五官進行沉浸式采訪,并通過監控畫面等細致還原了有張力的新聞現場,帶讀者沉浸式感受一次全城救助。同時,記者不惜筆力,用細膩的筆觸,精巧的結構編排,豐富的細節,使文章兼顧新聞性與文學性,如電影畫面一般,呈現一位青年的困頓墜落與社會群力的托舉;動用腦力,不只于寫一場全城救助,而是把一個年輕人面對困難的不屈和堅韌、陌生人像漣漪般不斷擴散的大愛融入其中,讓一場歷時3個月的救助展現更出豐富的層次。稿件沉靜有力,獲得了學界和業界的高度評價,復旦大學新聞學副教授洪兵稱:“這一場大夢看得我眼睛一會明一會暗。”著名非虛構寫作者關軍評價:“或許是今年讀到的最好特稿之一。寫得準確、精煉而平和。”一位編劇評價:“全新的‘偵探片’,故事可擴容的空間很大,建議拍成電影,主題是善良。” |
|||
社會效果 |
稿件刊發后,冰點公眾號的閱讀量很快到達10萬+,文章被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微、湖北交警官微、中國新聞網、《人物》雜志、搜狐新聞、鳳凰網、長江日報等平臺相繼轉發,多篇轉載都有10萬+閱讀量。澎湃新聞第六聲欄目還將此稿翻譯為英文轉載,進行國際傳播,贏得了廣泛的影響力。許多讀者、公益組織找到報社,希望聯系當事人捐款、捐物。相關政府部門對此稿高度重視,積極對當事人鄒誠俊進行后續幫扶,對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進行煙霧病手術,已于2024年1月完成第一期開顱手術,當事人目前愈后良好。2024年1月,中共宜昌市委文明辦將交警張星評為2023年第四季度“宜昌好人”,推薦語寫道:“該事件以《找到那個頭破血流的年輕人》為題報道后,在網絡上引起強烈反響。”3月,交警張星再次獲評“2023年度宜昌市最美志愿者”。3月28日,“救助鄒誠俊群體”被評為“感動宜昌”2023年度人物,推薦語寫道:“點點螢火,匯成燈塔!因為有光,曾經在黑夜中踉蹌的人,有了無懼前行的力量! |
|||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
這篇冰點特稿小切口折射大時代、呈現人間大愛大主題。從發生在都市里的一起交通事故出發,深入挖掘,工筆細描,向讀者徐徐展示了一幅新時代人們頑強不屈、互助互愛的溫暖畫卷。該作品采訪扎實深入,文風樸實,寫作精致,生動可讀,細節、層次豐富,在幾個層次有序展開的過程中,可知可感的新時代故事躍然紙上。有媒體作為范文研讀,國內外傳播影響廣泛。初評認為,這是一篇體現正確政治方向與輿論導向,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新聞性與藝術性俱佳,影響力與思想性兼顧的報告文學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