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楊川源

2024-10-30 14:46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楊川源同志事跡材料

  楊川源,女,1979年出生,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高級記者。她23年來扎根基層,常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奔波在采訪路上。無論山區、海島,還是田間地頭、雪域高原,她都以“深蹲”工作法,用心用情記錄時代,創制了一批鮮活有味、創新有質、融合有度的新聞作品。曾10余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她主創的報道連續5年獲得中國新聞獎,其中2020、2021、2022連續3年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她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是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當選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代表。獲浙江省新聞工作者最高獎—飄萍獎等榮譽稱號。2022年11月22日浙江省委宣傳部專門發文,號召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廣大黨員干部向楊川源同志學習。

  “沖”在急難險重第一線

  楊川源是“采編播”全能過硬的女記者,更是干部群眾眼中的“拼命三娘”。她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充分化作對新聞事業的執著熱愛。

  她連續19年沖在臺風報道最前線,連年獲得抗臺先進個人。2019年超強臺風“利奇馬”正面襲擊臺州,臨海全市被淹,斷水斷電。內澇過后,大量垃圾滯留發臭,社會負面情緒嚴重。得知情況,已連續出差11天,剛剛從抗臺一線撤回的她,毅然決定重返臺州,奮戰7天7夜連續推出蹲點日記,讓大家看到了各地志愿者馳援垃圾清運;吃著降壓藥帶領基層黨員打響攻堅戰的社區女書記等一批鮮活現場與人物。她以真實與真情,凝聚起重建家園的正能量。在2022年12號臺風“梅花”中,她堅持到浙江受淹最嚴重的余姚三七市村蹲點。面對渾濁的洪水,她拒絕坐上皮劃艇,把有限的空間留著放更多救援物資,和男同志們一起趟著沒到胸口的洪水進村采訪。她用報道加速了三七市村排水問題的解決,她用行動鼓舞了災區群眾。

  在2016年 “9.28”麗水蘇村山體塌方救援中,她連夜冒雨徒步深入山體滑坡現場,與時間賽跑,連續三天三夜與救援隊伍一起,摸爬滾打在老鼠亂竄的泥石流廢墟上,報道救援第一現場。其間,堰塞湖幾次預警,她多次被動員撤離,卻依然堅守,記錄下無數不拋棄不放棄的感人瞬間,直到虛脫在一線。被浙江省政府記個人二等功。

  2020年初,疫情如戰場,面對謠言帶來的惶恐,她放棄視頻對話,連夜挺進浙江疫情最嚴重的溫州,以“與你同在”的決心,把“蹲點+專訪”釘到感染風險最高的溫州六院和大型開放式社區。十天中,她與醫護、患者、社區干部群眾面對面,挖掘了90后護士病區日記、61號病區第一次交接班等一大批暖人心、鼓人心的抗疫前線故事,破謠言,穩民心。

  一次次“攻堅戰”的背后,是楊川源臨危不懼的堅韌品格,更是她堅守一線的真摯情懷。她以過硬的作風與本領,讓干部群眾眼里的記者,更可信、更溫暖、更堅強。

  “干”在改革發展第一線

  “要做記錄者,更要做參與者和推動者。”是楊川源感悟新時代好記者的使命。因為“干”在第一線,她總能在宏大的時代主題中,找到冒熱氣、帶露珠的基層落點。她主創的《“并村”之后》、《陳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訪:即使拄著拐杖也要來關心臺江的教育》《(數字化改革之道)省市場監管局:“閃電速度”的背后》連續三年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正是她能力作風的典型體現。

  2019年,她抓住基層治理改革“并村”之后的矛盾“窗口期”,扎進浙江并村數量最多的溫州永嘉縣,連蹲8個村。聽不懂溫州話,她就一點點猜,一點點磨。面對誤解與拒絕,她就干脆和村干部一起做工作,跟老鄉們推心置腹地講見聞,嘮發展。硬是從繁雜的鄉村日常中,挖掘到了“一根水管、一片鴨棚、一條山路”背后“并人、并心、并事”三個典型矛盾,直面問題找方法,有效凝聚了基層治理改革的共識。

  2020年是全國脫貧攻堅的關鍵期,也是她奔波在“浙黔”兩省,跟蹤記錄支教校長陳立群的第三年。在陳校長即將返回浙江前,她帶領團隊再次向著貴州大山深處出發,在瓢潑大雨中,精準捕捉到了苗寨孩子們喊出的真摯請求“陳爸爸不要走!”?和陳立群堅定的回答。這“別而不別”動人瞬間,彰顯了“拔窮根”的中國信念,也正是她“好記者永遠在現場”的業務追求。?

  2021年全國正在推進“數字中國”,浙江處在數字化應用落地的攻堅期。她迎難而上,直面“穿透力不夠”“部門協同難”兩大基層數字化改革典型難題,蹲點 8個月落地11個數字化應用的“改革黑馬”—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改方法,改視角,跳出文件尋找改革與群眾需求的連接點,刻畫了打通163個服務事項,有效縮短辦事流程的“企業在線”專班;挑燈夜戰打通數據孤島的“窯洞”專班等一批鮮活的改革者群像,深入淺出地解讀了改革方法。報道一推出,在浙江全省引發熱烈反響,以蹲點報道的“時度效”,樹立了“人人都是改革者,處處都有改革勁”的時代精神。基層都叫她“鄉村女干部”,改革“知心人”。

  “闖”在融合發展第一線

  融合創新、切合時代是她敢闖敢試的動力源泉。2023年她帶領全省蹲點團隊,積極總結新型主流媒體記者“深蹲”工作法,出版《在一起—來自蹲點一線的報告》,建立并推廣“實戰—理論—實戰”閉環蹲點調研模式,帶動省市縣新聞工作者扎根基層做好一線深度調查報道。

  她勇于“自我革命”帶頭轉文風、轉作風。2023年3月在浙江廣電集團上下合力的支持下,她開設了全國首個專攻蹲點報道、以記者命名的“川源蹲點工作室”,在《浙江新聞聯播》里開設《川源蹲點觀察》,開展“改變說話方式”改革,受到各級領導、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

  她直面問題,做行動派。2023年6月,進一步在浙江全省十一地市,與各地宣傳部、新聞機構共建“基層觀察點”,撬動基層新聞傳播力。實施“地方聯播提升工程”,倒逼基層觀察點市縣在“地方聯播”中開設“蹲點專欄”。在實戰中,推動“1+12+N”蹲點團隊體系建設,打造地方宣傳IP。?

  她身體力行“主力軍挺進主戰場”。2023年9月帶領團隊創辦新媒體專欄《一瞬間》,探索以“一瞬間”為觸點的“大小屏”內容轉化新方法。“真、短、快、活、強”的主流媒體理論傳播短視頻廣受好評,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創新理論傳播”項目扶持,增強了重大理論群眾性解讀的傳播力。

  “做頂天立地的記者。”是楊川源同志對自己的要求,更是“新時代”對“好記者”的召喚。楊川源同志以扎根時代的視角,扎根人民的作風,扎根基層的本領,扎根融合的能力,帶動更多記者“扎下去,強起來”,奮力奔跑在新聞事業的第一線,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責任編輯: 張景云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68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天祝| 蓝山县| 井研县| 巫山县| 平泉县| 凤山县| 诸暨市| 克东县| 嘉义县| 巴东县| 色达县| 义马市| 淮南市| 海兴县| 兴义市| 安塞县| 黄大仙区| 奇台县| 曲阳县| 开远市| 高邮市| 尉犁县| 上饶县| 广丰县| 承德市| 黔西县| 县级市| 宝应县| 宁强县| 四会市| 太谷县| 舞钢市| 静海县| 余江县| 都昌县| 阜平县| 中宁县| 顺义区| 通化市|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