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現代化 中國“畫” |
參評項目 |
重大主題報道(報紙) |
字數/時長 |
6229字 |
體裁 |
系列報道 |
? |
? |
語種 |
中文 |
作者(主創人員) |
集體 |
編輯 |
集體 |
原創單位 |
廣州日報社 |
發布端/帳號/媒體名稱 |
廣州日報 |
刊播版面(名稱和版次) |
要聞8/9版、要聞8/9版、要聞T1-T4版 |
刊播日期 |
2023-03-03到2023-11-27 |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
2023年,聚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主題教育“大興調查研究”要求,從“用腳步丈量神州大地高質量發展一線實踐、以畫筆描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雄心”的立意出發,廣州日報以“古畫新作”為創意切口策劃推出貫穿全年的《現代化中國“畫”》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全國大走讀活動。 報社組建由總編輯帶隊、由“編輯+記者+視頻團隊”組成的全媒體隊伍,邀請廣州畫院畫家參與調研采風,總行程跨越18940公里,奔赴全國21個城市的103處高質量發展一線展開深入調研走讀。基于中國畫的意蘊之美和中國氣魄,對照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基本特征,依次推出《新富春山居圖》《新煙火繁華圖》《新踏歌圖》《新桃源仙境圖》《新絲路山水圖》等五個全國調研報道、系列Vlog和同名古畫新作,并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聚焦廣東高質量發展推出《珠江盛景圖》組團,在2023年11月推出八連版特輯《新萬里河山圖》收官組團。整個報道共推出7組團47篇調研報道和26個精品視頻、2個創意H5,創作8幅“古畫新作”畫作,還聯手百度公司舉辦“大灣區我來畫”全民AI作畫活動,全網總閱讀量超過6100萬,超過10篇融媒報道被人民日報客戶端、環球網等央媒轉發并入選學習強國總臺。 |
||
社會效果 |
《現代化中國“畫”》融媒創新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紙媒和數媒、虛擬與現實的有機結合。報道獲得中央網信辦“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廣東省委宣傳部表揚。2023年12月12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以《游丹青長卷寫時代華章》為題推出頭條報道,點贊“《廣州日報》推出連版特刊畫卷《新萬里河山圖》”。《大灣區我來畫》全民AI作畫互動活動獲中共中央宣傳部表揚,入選中國報業協會新媒體(客戶端)發展大會主旨報告優秀案例,《新富春山居圖》系列Vlog視頻入選廣東省2023年第二季度優秀網絡視聽節目。 |
||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
《現代化中國“畫”》創新重大主題報道表達方式,呈現出立意高遠、形式優美、“四力”錘煉、跨界互動、融合創新五大特色。 立意深遠顯格局:“中國‘畫’”的“畫”既是動詞,意指中國人民奮力繪就現代化新畫卷的生動實踐,也是名詞,意指中國式現代化人民生活美如畫。一字兩用,貫通大走讀的精氣神。 古畫新作出精品:廣州畫院畫家參與調研采風創作,用意蘊優美的中國畫帶給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編輯出門探新路:全國大走讀求廣求深,是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要求的創新之舉。報社探索策采編打通,實行“編輯前置”統籌,挖掘了大量鮮活素材。 跨界互動聚合力:報道融合紙端指端多元介質,除傳統文圖外,系列Vlog生動鮮活,《廣東,步步“高”》手繪H5、《現代化中國“畫”》年度典藏H5等融媒產品出新出彩。《大灣區我來畫》全民AI作畫活動吸引十余萬網友共繪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圖景。 融合創新繪藍圖:通過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紙媒和數媒的融合、各個“兵種”的融合、虛擬與現實的融合,描繪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火熱場景。 報道守正創新講好中國故事,高分貝高質量展現中華神采、堅定文化自信,是新聞工作者踐行“四力”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有益創新實踐。 |
||
集體人員名單 |
作者(主創人員):江永忠、許芳、林朝暉、趙東方、余靖、徐錦昆、趙琳琳、賀涵甫、黃文生、何瑞琪、張丹、李妍、卜松竹、黃思勤 |
||
集體人員名單 |
編輯:湯新穎、何超、張毓、王晨陽、章虹、黃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