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東西問”之“觀中國”系列報道

2022-11-01 15:24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東西問”之“觀中國”系列報道

參評項目

國際傳播 (通訊社)

體裁

系列報道 ?

語種

中文

作者
(主創人員)

集體

編輯

董會峰

原創單位

中國新聞社

刊播單位

中國新聞社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電訊通稿

刊播日期

2021-06-09 到 2021-12-05

字數/時長

8819 ?

采編過程
(作品簡介)

  中新社2021年策劃推出“觀中國”系列報道共6篇。重在闡釋中外熱點話題背后的深層邏輯,邀請多位國際知名專家撰稿或接受專訪,形成一組兼具學理性與可讀性的深度文章。該組稿件通過海外漢學家、國際關系學者、資深媒體人的獨特視角“觀中國”,客觀公正地詮釋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發展成就的文明基因,引導海外讀者觀察中國時既能“知其然”,也可“知其所以然”,以塑造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著名漢學家汪德邁夫人金絲燕女士對《重磅|汪德邁:跨文化視野下,如何看待西方個人主義和東方集體主義?》一文表示贊賞,并稱此文引發法國漢學界關注。稿件播發后不久,93歲高齡的汪德邁先生去世。中新社專欄在2021年12月31日特別發布海報追憶過去一年中報道所涉及的仙逝的外籍學者,包括汪德邁、瑞典著名漢學家林西莉(此前我社于2021年6月19日刊發對著名翻譯家、林西莉摯友李之義的獨家訪談文章,提供大量關于林西莉的一手珍貴資料,12月7日再度專訪李之義追憶林西莉生前對華友好的往事與對國際漢學的卓越貢獻),作為中新社對國際老一代漢學家進行搶救式采訪的努力,亦獲得媒體界、學術界肯定。

社會效果

  中新社通過“東西問”專欄推出“觀中國”系列報道后受到境內外媒體關注。據統計,境內外網站涉及該組稿件的報道單篇轉載均超200篇次,網絡閱讀量超3000萬,多篇稿件被學習強國App首頁推薦。 該系列報道也被大量境外媒體刊發,新加坡《聯合早報》、菲律賓《聯合日報》、泰國《新中原日報》、印尼《印華日報》以及臺灣《中國時報》《澳門日報》等報刊采用;被西班牙歐華網、意大利僑網、華人工商網,美洲華聯社,日本中文導報網、香港星島環球網、菲律賓菲龍網,阿根廷華人網、非洲僑網等轉載。 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接受中新社專訪后,在其本人社交媒體賬號轉發受訪文章。中國駐巴基斯坦文化參贊張和清轉發推薦此文,稱“英國學者馬丁·雅克的觀點是正確、公正的”。 美國著名漢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A. Szonyi)接受中新社專訪后,通過個人推特賬號轉發受訪英文稿,美國漢學家歐立德(Mark C. Elliott)、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著名智庫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均積極轉發并評論“很好地解釋了對中國進行近距離實證分析的益處”。

初評評語
(推薦理由)

  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之下,向世界講清楚中國的發展方向與路徑倍顯重要。“觀中國”系列報道通過多位海外知名專家“外眼觀中國”,構思巧妙、立意高遠,以學者客觀、平實的視角回應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與疑問,起到了解疑釋惑之效。 更加難得的是,該系列稿件專訪到多位國內外受眾耳熟能詳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外中國研究專家。這些漢學家及國際知名人士的加入,提升了中國議題在國際輿論場的整體聲量,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作出了媒體的貢獻。同意推薦。

集體人員名單

作者(主創人員)

陳陸軍、張雷、陶光雄、俞嵐、應妮、羅海兵、彭大偉、德永健、謝萍、李翔、沙晗汀

編輯

?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 陳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80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沈阳市| 三穗县| 呼伦贝尔市| 揭阳市| 佛教| SHOW| 河曲县| 台湾省| 郧西县| 元朗区| 同心县| 周宁县| 洛阳市| 瑞丽市| 鸡东县| 林口县| 大理市| 崇左市| 噶尔县| 呼伦贝尔市| 冕宁县| 淅川县| 常熟市| 金山区| 鄂尔多斯市| 高陵县| 黑水县| 河北省| 佳木斯市| 平湖市| 乌兰察布市| 依安县| 南城县| 乌审旗| 罗定市| 阳曲县| 安达市| 北安市| 盐边县| 库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