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是這個理

2021-10-29 15:03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城市擺渡人

  張德勝(武漢體育學院新聞學院院長 教授 博導):大家好,我是張德勝,是武漢體育學院的教師,過去的幾個月,我們一起打贏了武漢保衛戰。說到打仗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抗疫的糧草,一個是醫療物資,一個是生活物資,這些物資是怎樣從全球各地,接力傳遞到抗疫所需要的地方的呢,這就離不開一支龐大的志愿者隊伍。他們是城市擺渡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志愿者的故事。

  【轉場】

  張德勝:疫情初期由于種種原因,協和醫院西院每天要消耗口罩五六千只,幸好有來自海內外的各種捐贈,填補了這一需要,我們找到了協和醫院分管后勤工作的副院長王華了解下情況,王院長您好。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副院長 王華:您好,您好張教授,當時這個國外的這個海外華人華僑華人幫助很大。

  張德勝:對對對。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副院長 王華:其中我記得有一批,就是從肯尼亞給我們捐助的這批物資,海外華人捐贈的這批物資,大概有五十箱的口罩。

  張德勝:哦,五十箱左右,對。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副院長 王華:嗯嗯,五十箱左右的口罩,對我們幫助非常大。

  張德勝:對,這一趟航班的口罩總量是三千箱,據了解其中一百三十箱是援助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副院長 王華:哦哦。

  張德勝:包括咱們協和醫院西院,還有襄陽第一人民醫院。這之前,肯尼亞中華總商會也援助了很多,總計有五百多萬。這批口罩不僅解除了包括協和醫院在內的很多醫院的燃眉之急,同時這架口罩航班,也令屏幕前的我們淚流滿面。好的,我們來連線一下當時的發起人,肯尼亞中華總商會卓武會長。卓會長,您好。

  肯尼亞中華總商會會長 卓武:張教授,您好。

  張德勝:在疫情的初期啊,這樣一架機艙內空無一人,座位上卻滿載貨物的口罩航班,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您能說說事情的經過嗎?

  肯尼亞中華總商會會長 卓武:嗯,當時是因為捐贈的物資數量太多,飛機上的貨艙已經滿了,而物資又急需運輸回國,因此南方航空的領導協調乘客,組織空余客艙,進行了口罩等應用物資的運輸,當時甚至連機長、空姐都充當了搬運工,協助我們把貨物放進了客艙。

  王德勝:捐贈物資回國以后,又是怎樣送到醫院的呢?

  肯尼亞中華總商會會長 卓武:嗯,是我們通過南方航空,從內羅畢運輸到廣州,從廣州我們又找到了京東物流,協助我們把貨物,從廣州機場運送到武漢市。

  張德勝:誰能想到這批物資的成功接力,離不開一位十九歲的大二的志愿者,她叫史鈺榮。疫情期間,她加入了湖北省慈善總會海外捐贈物資對接組,主要負責物資對接、清關等工作。鈺榮同學好。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 史鈺榮:張老師,您好。

  張德勝:我想問下對接境外物資,是不是很辛苦啊。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 史鈺榮:不辛苦,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張德勝:那你每天的工作狀態是什么樣的。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 史鈺榮:每天八點準時開始工作,但常常也是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才能夠收工。

  張德勝:那這個疫情時間很長,中間有沒有休息過。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 史鈺榮:嗯,中間,中間沒有休息,就一直在堅持。

  張德勝:那架肯尼亞的口罩航班,是你對接的吧。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 史鈺榮:當時對接這批物資的時候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剛開始我們的原計劃是,運到那個長沙黃花機場,但是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改降在了廣州白云機場,到了修改進口地海關呢,我們也是先后修了四次通關文件才順利地將這批物資送到了武漢。

  張德勝:疫情爆發后,湖北省慈善總會成立了十幾個工作小組,陸陸續續招募了上千名志愿者,來確保募捐工作的正常運行。為了提高捐贈物資的接收效率,湖北省社科聯與湖北省慈善總會積極合作,擔負起物資分發督導組的運行任務,創造性地建立了一套物資對接、接收、分發督導體系,我身后正在工作的是物資分發督導組的組長嚴昌筠。嚴組長,請您介紹一下當時分發督導組的運行情況。

  湖北省荊門市志愿者聯合會會長 嚴昌筠:因為當時的慈善物資淤堵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方面醫院里面大量地需要,而一方面物資的話呢,在海關、在這些物流公司、在倉庫里面形成了淤堵,我們就組織了,覆蓋全省的一個天眼地網。我們在六個片區,這個動員了當地的社會力量,這個公益組織里面,最有這個執行能力的團隊的負責人他們作為片區長,在每一個縣、市、州我們建立了小分隊,我們通過這一個網絡,把慈善總會過來的那些物資,進行第三方的督導,使這些物資能夠精準地、快捷地抵達到醫院,抵達到社區去。整個的海外物資的購買,海關、物流、清關一直到抵達醫院,在最后一公里,我們發揮了我們這個民間的毛細血管的這個作用。

  張德勝:確實,太不容易了,這種線上對接與分發督導制度,及時地解決了問題,后來在全省推廣,并得到了國家民政部的表揚。

  【轉場】

  【同期】

  張德勝:物資的線上分發解決了,但物資的轉運卻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來自各地的醫療救援物資源源不斷地涌入武漢,形成積壓。武漢陸續有大大小小數百支志愿服務團隊,參與物資轉運、保障供應等工作,而藍天救援隊就是其中的一支專業志愿團隊,他們曾經在多次重大突發事件中,發揮重要的救援作用,具有豐富的救援經驗。我們馬上要到的地方,是位于天河機場附近的疫情防控捐贈物資聯合應急倉庫,這是湖北省指定的三家接收捐贈物資的倉庫之一。來的這二位,一位是湖北藍天救援品牌督導官皮建軍,另一位是他的同事熊敏,你們好啊,皮隊好。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您好。

  張德勝:熊老師好,藍天救援武漢行動,這次影響力很大,我想請您介紹一下,藍天救援武漢救援行動的大體情況。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從一月二十五號發起這個一級響應到二十六號到三月二十五號,我們在這個倉庫工作了整整兩個月,兩個月期間,有十一省一國的五百多個藍天救援隊隊員,先先后后在這里工作。一般呢,每天都有一百七八十人。武漢封城物資購買很困難,那這幾百人吃飯的問題怎么解決?

  武漢藍天救援隊后臺組組長 熊敏:各個省到我們武漢來支援的隊伍他們都是自己帶干糧。你看,山東的帶了五百斤的饅頭,帶了五只羊,還帶了粉絲,你看那個重慶的過來,他們還帶了幾百斤的重慶小面,不給我們武漢的增加這些麻煩,全部都是隊員AA制買過來的。

  武漢體育學院新聞學院院長 教授 博導 張德勝:當時你們住哪呢?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住我們這邊搭了幾十個帳篷,在倉庫的另一頭也搭了幾十個帳篷,(張德勝:搭帳篷)沒有被子就用睡袋,普通的睡袋、戶外的睡袋。所以,晚上氣溫很低,有時候一晚上會被凍醒幾次,早上起來腳都是冰涼的。

  張德勝:我看了一下您這個架構里面,有六七個部。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對,所有的這個倉庫這個運轉,都是圍繞著倉儲和運輸來,運輸也是為了倉儲。最快的時候我們物質來,一般呢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就發到全省各地的三千多家醫院。

  張德勝:哇,這個倉庫面積很大呀!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這有七千三百多個平方米。

  張德勝:那相當于一個足球場的面積。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是的,嗯。我們二十六號來的時候,這都是空的。

  張德勝:嗯。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然后我們接受了四十多個國家的醫療物資、生活物資(和這個…)。

  張德勝:那這個量應該很大!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對,我們分發到了全省的三千多家醫院,和一些社區呀,一些單位。

  張德勝:哦,全省三千多家。

  武漢藍天救援隊后臺組組長 熊敏:三千多家,對,然后有四千多萬件的物資分發出去。

  張德勝:那其實我可以這樣理解,實際上倉儲部,是打通武漢救援的,最后一公里的、最咽喉的部門。聽到剛才皮隊的介紹,我感覺他太不容易了!熊老師我想問一下,回想那段時間,您最怕的是什么?

  武漢藍天救援隊后臺組組長 熊敏:嗯,其實我們兩個是一家人,他在這邊的時候我在家里,我會很擔心。起初的時候很想來,但是他不愿意讓我來。

  藍天救援隊湖北省品牌督導官 皮建軍:因為她在家里,有家里的事要照顧。怕她來了以后,我也擔心讓我分心。

  武漢藍天救援隊后臺組組長 熊敏:我來的時候他都不知道。

  張德勝:那你們倆在都在第一線每天能見面嗎?

  武漢藍天救援隊后臺組組長 熊敏:來之前我們會想象有各種見面的畫面,然后各種話要說,但是來了以后基本上沒有時間講話。

  張德勝:截止三月二十五號,這個應急救援倉庫,一共運行的六十天,藍天救援隊,為武漢抗疫一共接收、轉運、分發的有四千零一十二萬件救援物資,為戰勝疫情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武漢抗疫的勝利,撐起了一片藍天!

  【轉場】

  張德勝:武漢市現有七千一百零二個小區,疫情期間,所有小區全部實行封控管理,像這樣的小區也不例外。對于老百姓來說,吃喝拉撒是頭等大事,求醫問藥是最大難題,困難群眾是救助的重點。在平常并不顯山露水的社區組織和社會組織,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今天,我們要尋找一個叫周耀的社會工作者,他的故事十分感人。

  張德勝:疫情期間,你是不是要服務很多社區?

  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 周耀:是,總共這邊有十四個社區,都是由我一個人來采購的。一開始的話其實,我出來是為舞臺社區去買藥,后來我想了一下,如果這個樣子的話,每個社區都要耗一個人進去。

  張德勝:嗯。

  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 周耀:那么如果我能夠一個人去買的話,我就可以解放十四個社區的一個工作人員,那么由我一個人來買,這樣是比較劃算的。像我們這邊的話,是比較典型的武漢市的老舊城區,那么年齡結構的話也比較偏大,所以說,采購那個重癥的藥的需求也是比較大的。

  張德勝:困難群體比較多。

  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 周耀:是。那么買藥期間的話,基本上都是在凌晨兩三點鐘去排隊。

  張德勝:一般來說一天要排多少個小時?

  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 周耀:基本上都在十六個小時以上。

  張德勝:那很長的。

  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 周耀: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為九十三個病患買藥。

  (周耀視頻):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逸飛的社工周耀,我今天終于把藥拿回來了。昨天晚上說的是六十九份,今天實際上拿的時候,我把后座都倒下去了,一共是九十三份藥,太恐怖了!今天整個漢口大藥房的所有的工作人員陪著我下班。

  周耀:那車藥對于我來說就是給人家送去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那是救命的藥。其實一開始困難挺多,因為我第一次去買藥的時候就帶了一個口罩,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所以回來之后呢,我跟街道求助,我說需要一件防護服,找到了我們的彭主任,就多出了一件,就讓給我。然后那一件我如獲至寶,現在已經被我珍藏,大概穿了有十幾天,第一天其實那個防護服就已經破了,已經失去了它的防護效果,其實更多的就是一個心理作用,我背負著這么多家庭的一個重任,在我身上。

  張德勝:信念在支撐。

  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 周耀:是的。

  【字幕:然而,對這些“擺渡人”們最好的肯定就是市民的“記得”】

  【轉場】

  【同期】

  市民1:那由衷地感謝我們社區的工作人員及全體志愿者,對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幫助。

  市民2:連我的媳婦都說我們社區的人太辛苦了,因為我兒子住院那,我家什么都沒有了,我就打電話他們連忙隨叫隨到。

  市民3:中風我有后遺癥,現在我殘疾了這半邊,半身不遂。是社區,太感謝他們了,他們每天來看我,我經常一天摔幾跤,打電話他們來把我抬起來,來跟我送菜,跟我買藥,真的蠻感謝,蠻感謝他們!

  【配音】

  我是武漢人,我愛我的武漢!

  今天我們見證了口罩航班的跨境旅行、藍天救援隊的千里馳援、社工周耀的日夜守護,他們用平凡成就不平凡,是千千萬萬城市擺渡人的縮影,抗疫是一場全民戰爭。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五月三十一號,湖北省共組織動員了一百三十萬志愿者和下沉黨員干部,投身到疫情防控戰線的各個領域,而全國參與疫情防控的注冊志愿者高達八百八十一萬人,完成志愿服務項目四十六萬個。全國各地廣泛開展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彰顯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增強了廣大群眾共克時艱的信心和力量,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搭把手,就過了”是我們打贏這場人民戰爭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的制度優勢。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 張澤月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20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彰武县| 邢台市| 迁西县| 商都县| 四子王旗| 班戈县| 虞城县| 沂南县| 方山县| 清河县| 白水县| 香河县| 汝阳县| 宜黄县| 江永县| 子洲县| 米泉市| 华安县| 北票市| 六安市| 江孜县| 翁源县| 津南区| 台中县| 延安市| 根河市| 玉门市| 茌平县| 湾仔区| 香河县| 景泰县| 志丹县| 泽普县| 青龙| 安国市| 白银市| 江华| 玉溪市| 双柏县|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