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作品登記表
報送單位 |
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工作者協會 |
||
作者姓名 |
雷蒙、范有濤、劉小飛、滿都古勒、馬吉、烏勒 |
作者工作單位 |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 |
作品標題 |
住在涵洞為討薪 |
||
刊播單位 |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 |
刊播日期 |
2014-11-15 |
字數(時長) |
29分鐘 |
作品體裁 |
新聞訪談 |
獲獎證書類別 |
作者 |
||
推薦理由 |
采寫簡況: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政府及相關部門對于進城務工人員問題倍加重視。冬季的呼和浩特異常寒冷,一群來自四川省的農民工住進了京藏高速路下的涵洞中,一住就是七天。2014年11月13日,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百姓熱線》欄目接到了這些農民工反映討要拖欠了四年的工資問題,雷蒙帶領節目組第一時間奔赴工人住地了解情況。 節目組經過認真調查,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節目組和農民工代表來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勞動監察大隊請求援助。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勞動監察大隊給出的解釋是拖欠工資的行為已經超出了兩年的期限,不予立案受理。 由于此工程涉及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教育局、呼和浩特市鐵一中、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政府,因此節目組分別找到了以上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了解欠薪的情況。《百姓熱線》欄目介入后,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同意調查該工程,并答應盡快解決。 社會效果:節目播出一個月后,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政府和欄目取得了聯系,調取《住在涵洞為討薪》節目資料,和多部門進行核實,一一問責。12月20日這些來自四川的69位農民工終于領到了自己的工資(120萬元)。 作品評價:與“農民工”相關的問題是當時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其中農民工討薪難最為突出。國務院三令五申要求各級政府下大力氣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然而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仍時有發生,《住在涵洞為討薪》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制作完成的。節目通過一個農民工群體討薪事件,把農民工討薪的“難”、建筑市場用工制度的“亂”、勞動監察部門的“冷”等幾種社會現象,通過電視畫面展示給了廣大電視觀眾。 熱點新聞事件、敏感社會問題,再加上主持人和評論員的精彩點評是這期節目成功的原因所在。難能可貴的是這期節目受到了各級政府重視,也使得整個新聞事件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節目彰顯了記者敏銳的洞察力和專業的新聞素養,也表現了媒體人那份執著的社會責任感。另外,節目對于如何解決農民工討薪難這一社會問題,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獲獎情況:本期節目獲得了第二十五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雷蒙作為主創人員代表前往北京領獎并做了經驗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