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伊莎白——我的選擇是中國 參評項目 典型報道(電視) ? 字數/時長 ? 0時49分59秒 體裁 新聞紀錄片 ? ? 語種 中文 作者 (主創人員) 高松、王紅芯、彭陽洋、薛懷剛、殷繼超 編輯 高松、張政、杜春雨 原創單位 四川廣播電視臺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央視紀錄頻道/四川衛視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央視紀錄頻道《特別呈現》、四川衛視特別編排 刊播日期 ? 2023-12-1520:00 ? ?? 作品簡介 (采編過程) 伊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加拿大人,著名國際友人,教育家、人類學家,191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23年8月20日在北京安詳辭世。在跨越百年的傳奇人生中,伊莎白始終堅定選擇與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義事業并肩同行,為中國教育事業和對外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貢獻。 該片是首部關于伊莎白生平的紀錄片,是迄今為止關于伊莎白人生最為豐富完整的影像作品。主創團隊從2014年開始,通過近十年的跟蹤拍攝記錄,積累了大量珍貴影像,很多獨家影像在片中首次呈現。華西壩上的兒時記憶、走遍大江南北的田野調查、新中國成立后受邀開拓英語教學事業并為之奮斗終身……作品以小見大,真誠自然,用故事化、場景化的紀實手法,通過對主人公及當事人的采訪,以平實質樸的敘事語態,將伊莎白跨越百年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再現了中國二十世紀波瀾壯闊的滄桑巨變,展現了一個外籍友人對中國一往情深的熱愛。 作品的題材、人物、視角、敘事方式等符合典型報道的特征,新聞紀錄片的體裁更顯厚重。特別是在美西方一慣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持續“妖魔化”和抹黑中國的背景下,該片講述一個外國友人與中國的故事、通過外國人的視角講述中國故事,其現實價值和典型意義更加凸顯。 ? 社會效果 2023年12月15日,在伊莎白108周歲誕辰之際,該片在央視紀錄頻道和四川衛視晚間黃金時段播出,引發廣泛關注。央視、人民網、中國新聞網、中國藝術報、紀錄中國等中央和行業主流媒體予以重點推薦。關于該片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5億,多次登上熱搜榜。來自國家廣電總局、中廣聯合會、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和機構的10余位專家在作品研討會上一致認為,這部紀錄片“見真事、見真情、見真心”,其“平淡從容的敘事讓人感動”,體現了“歷史感與時代感彼此呼應、個人史與國家史同頻共振、紀實性與抒情性深度交互”。該片曾獲國家廣電總局2023年第四季度優秀國產紀錄片。 ? 初評評語 (推薦理由) 作品選材典型,人物故事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鮮明的現實價值。其敘事流暢自然,影像真實生動,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鮮活的時代氣息。在跨越世紀的人生中,伊莎白因篤定自信的理想主義、寵辱不驚的生活態度、善良熱情的待人之道而受到敬仰和尊重。她用自己的傳奇人生證明,人類完全可以跨越種族、國家而彼此理解、攜手同行。在國際傳播格局“西強我弱”的當下,該片通過西方人講述中國的故事,從一個外國人的人生選擇這一獨特視角出發,生動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真實透視了中國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壯闊歷程。作品思想性、藝術性兼具,傳播價值和社會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