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新華社五論中美關系”系列評論 |
體裁 |
系列報道(通訊社) |
作者 (主創人員) |
葉書宏、謝彬彬、郝薇薇、杜白羽、高文成、李蓉 |
編輯 |
集體 |
原創單位 |
新華通訊社 |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
新華通訊社 |
字數/時長 |
6735字 |
語種 |
中文 |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
新華社通稿 |
刊播日期 |
2023-11-09到2023-11-13 |
? ?? 作品簡介 (采編過程) |
2023年11月,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在即,中美關系走向舉世矚目。在此關鍵節點,新華社組織精干力量,從回歸元首共識、校準關系航向、正確定義關系、增進合作共識、夯實民意基礎等方面,播發系列評論,在國內外輿論場獨樹一幟。寫作團隊緊緊圍繞總書記對中美關系的重要論述,深刻把握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和斗爭的復雜性,厘清中美關系中的變與不變,穩妥把握基調,主動引導預期,既傳達中方對穩定改善兩國關系抱有善意和誠意,又幫助讀者厘清中美關系走到今天的是非曲直進而樹立對中美關系的正確認知,政策尺度拿捏準確到位。從國內外受眾反饋看,有三重信息得到有效傳遞:一是中方對穩定改善中美關系有誠意并給出了清晰路徑;二是美方錯誤政策和言行是中美關系不斷下滑的根本原因;三是中國始終保持戰略理性,毫不動搖維護自身正當合法利益。這組評論實現了時度效的有機統一,在基調立場把握上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擘畫的對美外交戰略意圖,既為元首會晤營造積極氛圍,又對美方當前態度的階段性、策略性有著清醒認知,在關鍵時刻重大議題上及時發出中國聲音,清晰表明中國立場,正確引導國內外輿論,寫作上說話留有余地,體現中方戰略定力,展現了理性、成熟的引導能力和斗爭藝術。 |
||
? ?
? 國際傳播效果 |
“推動中美關系回歸正軌”系列評論引起高度關注和強烈反響,“新華社五論中美關系”成為引領國內輿論場的熱榜話題,美主流媒體多次直接引用放大我核心信息,有力配合了我重大外交行動。整組稿件被全網置頂推送,各大央媒、客戶端公眾號和平臺等密集轉載,總采用近5000家,全網瀏覽量破億。 對外傳播方面,系列評論實現了美聯社、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美西方主流媒體的全覆蓋,被美國媒體評價為代表中方權威基調立場,“重返巴厘島,通往舊金山”等表述被外媒反復引用,形成現象級傳播,彰顯新華社影響力。BBC說:“官方媒體對此次峰會的評論數量表明,中國重視這次峰會,官方媒體新華社連續發表了五篇評論。”美聯社指出,官方媒體新華社連發了五篇關于美中關系的系列文章,呼吁兩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回到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但“新華社也敦促美國落實拜登和習近平去年11月在巴厘島會晤時達成的協議”。《華爾街日報》大篇幅引用系列評論的觀點,認為“新華社贊揚中美關系近期企穩,但是指出中美關系曲折根本原因在美,美國對中國、對自身、對世界的認知出了問題”。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畢曉普等西方資深分析人士在“中國新聞信”和社交賬號重點推薦,成為我信息“傳聲筒”“擴音器”。 |
||
?
初評評語 (推薦理由) |
新華通訊社“五論中美關系”系列評論,指出改善中美關系的關鍵所在和世界潮流的大勢所趨,對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形成正確認知。在關鍵時刻重大議題上,及時發出中國聲音。五篇評論作品實現了時度效的統一,貫徹了我國對美外交戰略的意圖。該作品評論觀點清晰,立場鮮明,邏輯嚴謹,層次遞進,語言精煉、文字準確、流暢。表達通俗易懂,既易于傳播,也易于受眾接受。 ? |
?集體人員名單
作品標題:“新華社五論中美關系”系列評論?
編輯: 韓墨、林小春、耿學鵬、謝棟風、薛磊、鄭漢根、樊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