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麥吾蘭江的“心”事 體裁 新聞紀錄片(新媒體) 作者(主創人員) 集體 編輯 殷海濤、沈劍奇、童林 原創單位 河南日報 發布端/帳號/媒體名稱 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官網) 字數/時長 4790字;0時12分26秒 語種 英文 刊播日期 2023-10-30?18:28 作品網址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河南日報社長期關注中部地區醫療公益力量對邊疆地區患病兒童的救治幫扶,2023年9月,河南醫療機構一次性為來自新疆的28個先心孩子免費做手術,行程跨越4000公里,較受關注,報社獲知此事后周密部署,兵分多路介入采訪。 報道從一開始就避開了口號式的、蜻蜓點水式的常規手法,用鏡頭努力捕捉細節,尋找人與人之間的關聯與互動,孩子們剛到陌生環境的局促,即將進入手術室的忐忑,熟悉后和醫護們的玩笑,病房里每晚都有的課文朗誦,游覽城市時的新奇,還有離開相伴多日的醫生時眼里的不舍都被一一記錄。拍攝團隊在19天時間里泡在病房,與孩子們朝夕相處,正是在這種日久相伴中捕捉到了麥吾蘭江心境的變化和許多真實而感人的畫面,紀錄片最終以麥吾蘭江為主線并穿插講述其他孩子的故事,以不加背景音樂的同期聲畫面,力圖呈現直觀、原生的真實之力。 10月30日,河南日報、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大河報聯合推出12分26秒雙語微紀錄片《麥吾蘭江的“心”事》,主視頻及拆條視頻在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官網、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微信視頻號、豫視頻客戶端以及推特、優兔、臉書等海內外社交媒體平臺同步發布。 國際傳播效果 以微紀錄片《麥吾蘭江的“心”事》為主產品的整組報道迅速在全網引起巨大反響,該片被中國日報、新疆等單位和地方的多個海外社交媒體賬號及華人頭條等海外華文媒體平臺轉發,受到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國網友關注,全球總傳播量近1億次,實現跨區域聯動、海內外聯動。產品以普通人的視角、人文化的關懷、平衡的敘事,向海外網友真實呈現了中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愛。 在國內傳播平臺,該片被新華網、學習強國總平臺等多家媒體轉載,主視頻拆條視頻登上抖音全國熱搜榜第5。該片播發后好評如潮,各地網友留言感謝河南醫護,對兩地的故事表示贊揚,稱贊該片“真實又溫暖”。 麥吾蘭江的“心事”也在延續,這場救助讓他對河南產生了感情,他希望今后能考上鄭州大學,再次來到給予他嶄新人生的中原大地。吉爾吉斯斯坦駐華大使阿克提列克·穆薩耶娃看到報道后趕赴鄭州,表達了中吉雙方聯合在該國開展先心病兒童免費救治項目的意愿。2024年3月,河南醫療機構派出的專家團隊已在吉爾吉斯斯坦開啟患兒篩查工作,報道引發的大愛傳遞正沿著絲綢之路持續接力。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面對美西方的抹黑攻擊,如何做好涉疆新聞國際傳播面臨不小挑戰。參評作品避免口號式的、蜻蜓點水式的常規手法,用鏡頭努力捕捉細節,用小切口故事的方式開展國際傳播,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集體人員名單 作者(主創人員):劉雅鳴、張學文、王珂、李錚、王世偉、王曦輝、柯楊、張曉楓、游曉鵬、劉惠杰、殷海濤、陳甜甜、李曉敏、張蕊、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