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欄代表作基本情況【上半年】
作品標題:玉淵譚天?
上半年代表作標題 |
希望與失望的較量,有了注解 |
||
刊播日期 |
2023-03-16 |
字數/時長 |
3194字 |
作品鏈接 |
https://news.cctv.com/2023/03/16/ARTIMar6wDhsP8jYLmyMJCBo230316.shtml |
||
? 作品評介 |
這是一則化理念為認知、深入人心的評論佳作。評論以“希望與失望的較量”為表達,將宏觀分析同個體體驗巧妙融合,抽象的事件意義通過具象感受的載體,具備了直抵人心的力量。同時評論用層層設問的方式,由輿論場對事件意義、背景信息的需求切入,不斷牽引用戶閱讀興趣,語言清新曉暢,敘事跌宕回轉,抽絲剝繭揭開中東紛爭背后的黑手,極具代入感和可讀性,兼具思想高度與藝術美感。 這是一則深刻闡釋中國方案、建構中國話語的典范之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人類面臨合作與對抗、戰爭與和平的世界之問,中國外交在元首引領下實現突破?,推動沙伊歷史性和解,正是中國在用行動定義我們所倡導的理念。在此關鍵節點,這篇評論文章通?過詳實的歷史回溯,理清事件經緯緣由,將美國動亂之源的本質與中方倡導的平等協商精神進行對比?,有理有力及時地傳遞了中國話語的信服力。 |
||
? 采編過程 |
3月10日深夜,中國、沙特與伊朗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這是一場堪稱開天劈地的外交壯舉,成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變亂交織中,以中國外交行動回答“世界向何處去?和平還是戰爭?”這一世界之問的鮮活力證。當天,玉淵譚天通過大數據手段對境外輿論關于此事的認知?立場進行實時監測,發現美西方媒體意圖從地緣政治博弈的狹隘視角,刻意貶低中方的出發點和實際成果,塑造于我不利的敘事。在這一書寫歷史的時刻,玉淵譚天即刻協同有關部門,第一時間推出深度文字評論,用設問的方式牽引讀者,從沙伊兩國斡旋之難切入,客觀回溯沙伊問題的歷史經緯,揭示中東地區動亂的核心癥結在于美國在該地區長期施行的所謂“平衡”策略,對比解答為什么只有在中東地區不涉私利的中國具有取得雙方信任的能力,深入刻畫了我國和合善治的大國智慧與實力,凸顯了中國方案的時代生命力。報道用沙伊對發展與安全的切實選擇,彰顯全球安全倡議的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徹底擊穿美西方“文明沖突論”話語陷阱,讓多邊主義超越單極霸權的正義之聲引領國內外輿論主流,成為習近平主席談及中東之亂時關于“希望和失望的較量”的生動注解。 |
||
? 社會效果 |
報道極大提振了用戶對中國道路的自信與自豪,一經發布,瞬間占據輿論中心,登熱榜熱搜,引發共青團中央、央視新聞、央視網、北京日報等主流媒體平臺矩陣式轉發,眾多自媒體及用戶自發跟進文章觀點——“一次又一次被中國力量、中國理念震撼,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不光善自身,還能濟天下”“止戈為武,仁者無敵”,引發輿論強烈共鳴。玉淵譚天中國-阿拉伯國家相關報道內容累計已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阿語頻道、英國天空新聞臺阿語頻道、沙特廣播電視局新聞頻道、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埃及哈亞電視臺、卡塔爾國家電視臺、科威特國家電視臺、伊拉克國家電視臺、蘇丹國家電視臺、沙特《麥地那報》等十余家阿拉伯主流媒體平臺累計播出30余次,觸達22個阿拉伯國家的4億人口,人類命運共同理念、全球安全倡議的呼吁已在阿拉伯國家媒體中具備認知認可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