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標題 候鳥棲息地竟“長”出連片捕鳥網 作品類別 新聞攝影_組照 作者 董天健 編輯 徐勉、萬穩龍、譚唯 原創單位 南方日報社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南方PLUS 刊播日期 2023-11-13 新媒體作品網址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12/c8292168.html?colID=0&firstColID=59&appversion=11000&enterColumnId= 所配合的文字報道的標題 ?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廣東作為候鳥遷徙目的地大省之一,近年來候鳥保護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候鳥來粵已成秋冬季綠美廣東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然而,在候鳥保護工作不斷重視的背景下,仍有不法者鋌而走險盜獵候鳥,在候鳥棲息地鋪設“捕鳥網”。 為調查核實候鳥捕獵交易等不法行為,記者根據相關線索前往汕尾陸豐多處濕地蹲守十余日,扎實走訪當地數十個村落,并最終抓到候鳥交易“現行”。記者克服艱難險阻與當地違法獵人、鳥販斡旋,扎實取證換來核心現場與事件完整證據畫面。記者在完成采訪拍攝后,制作精美海報與文字報道一同刊出。 該報道推動當地公安機關打擊查處違法捕鳥、販鳥產業鏈,抓捕違法捕鳥人員,有效推動了候鳥保護工作。 社會效果 候鳥捕獵調查報道刊發后,廣東各級單位高度重視,均在報道后立刻進行專項會議,并組織力量前往汕尾當地對捕鳥行為嚴肅打擊,抓捕違法人員,開展專項整頓,加大對候鳥保護的宣傳力度,斬斷候鳥交易鏈條,提升全民護鳥愛鳥意識。 廣東省林業局高度重視,全省發文《廣東省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切實做好候鳥等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通知》并強調:“南方日報、南方+等媒體刊發相關報道,聚焦個別地區非法獵捕、經營交易鳥類等違法行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font> 報道在南方+客戶端內閱讀量超10W+,在全網傳播量超千萬,有效推動當地候鳥保護工作,展現了南方日報、南方+作為全國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報道以兼具新聞性與藝術性的影像表達進行建設性輿論監督,引發廣東省內各地進一步對綠美廣東、候鳥保護等工作的重視,有力推動各地黨委政府部署候鳥保護工作,有效推進綠美廣東等重要工作,展現了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作為主流媒體的價值與擔當。 這組照片揭露了廣東汕尾潭西鎮捕殺野生鳥類的問題,是一個用新聞照片進行輿論監督的生動案例。 作者通過一組8幅新聞照片,形象、細致、翔實地披露了野生鳥類在汕尾潭西鎮被捕殺的事實。作品中有被捕殺的野生鳥類凍品,有被捕獲的野生鳥類,有被網纏住的可憐的扇尾沙錐,有誘捕鳥類的“鳥媒”外放器,有令人震撼的捕鳥巨網,甚至有被捕鳥網纏繞致死的鳥類尸體,當然也有執法人員將發現的捕鳥巨網拆除的畫面。作品不僅揭露了捕殺野生鳥類的可恥行徑,也展示了保護鳥類、制止犯罪的正義之舉。照片畫面生動,新聞事實交代清晰,較為完美地講述了捕殺與拯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