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揭穿視覺貧困謊言 |
參評項目 |
新聞專題(新媒體) |
字數/時長 |
6419字;0時12分26秒 |
語種 |
中文 |
作者(主創人員) |
集體 |
編輯 |
集體 |
原創單位 |
封面新聞 |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
封面新聞客戶端 |
刊播日期 |
2023-02-20 18:34 |
||
作品網址 |
https://m.thecover.cn/subject.html?id=11487&channel_type=13&userId=MTA5OTg1NQ==T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Q66RtXVwnCuH90qSdq8Jkw==&channelId=0×tamp=1714124105187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11TTFYuEygSH90qSdq8Jkw==&channelId=0×tamp=1714124158985 |
||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
針對互聯網上出現的“以販賣苦難為主題、以擺拍造假為手段、以吸引流量謀取利益為目的”的“視覺貧困”亂象,2023年,封面新聞開設貫穿全年的“揭穿視覺貧困謊言”新聞專題,聚焦“視覺貧困”網絡亂象,用真相粉碎謠言。 深入新聞現場,用真實新聞擊退虛假傳聞。一段時間以來,多個虛假呈現涼山區域“苦情”的視頻在互聯網平臺廣泛傳播,記者深入事件現場,通過挨家逐戶走訪找到視頻中的當事人,還原了某些機構炮制虛假劇情、花錢雇人擺拍賣慘視頻并進行所謂愛心帶貨銷售的全過程,用實證批駁了“視覺貧困”的網絡亂象,回擊了污名化大涼山脫貧攻堅成果的謠言,揭露了其背后的利益鏈條。 全媒立體呈現,引發廣泛關注和有效治理。從2023年2月起,封面新聞連續刊發了《云辟謠|慈善主播在涼山給老人發錢?老人:發3000元收回2800元,還找我借錢擺拍》等20余篇深度圖文和視頻稿件,并通過新聞評論、漫畫、海報等多種形式,讓報道更加豐富易讀。整個專題采訪扎實、內容客觀,清晰呈現了“視覺貧困”亂象背后的“假劇情、真套路”,在全網引發廣泛關注。 該專題揭露的涼山“視覺貧困”亂象,受到國家相關部委關注并聯動多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治視覺貧困亂象的清朗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
||
社會效果 |
該專題目前集納相關作品31條。相關報道推出后,迅速形成全網熱點,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中央級媒體22家、省級媒體107家,以及各大網絡平臺參與報道、轉載。該專題在封面新聞矩陣閱讀量超過2億,在全網各大平臺閱讀量超過5億。 該專題內的報道,有力回擊了污名化大涼山的不實言論,充分保障了廣大網民的知情權,打擊了以虛假“視覺貧困”為表、行“賣貨詐騙”為實的不良違法行為,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相關報道獲四川省委領導批示,作為網絡治理典型案例在四川全省推廣。該專題揭露的涼山“視覺貧困”亂象,受到國家相關部委關注并聯動多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治視覺貧困亂象的清朗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目前,針對大涼山地區的“視覺貧困”虛假視頻已基本絕跡。 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多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完善網絡綜合治理”內容,談及“視覺貧困”現象,呼吁各方規范這一網絡亂象,加快立法進程。 |
||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涼山州,是我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到2020年,涼山已經全面脫貧摘帽。然而,涼山是一個“天然的流量池”,一直有各種聲音在“污名化”涼山,虛假的“視覺貧困”就是其中一種。 “視覺貧困”現象不僅出現在涼山,在我國多地也時有發生,這對我們的脫貧攻堅成果以及政府公信力,都造成了嚴重損害。該新聞專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秉持“傳遞指間正能量,筑牢謠言防火墻”的信念,承擔起激濁揚清、維護良好網絡秩序的責任,用專業的新聞報道,讓這種網絡謠言、違法違規行為無所遁形。 專題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實用性、服務性強,彰顯了傳播正能量和鐵肩擔道義的媒體擔當。 |
||
作者(主創人員):肖洋、周翼、徐湘東、羅石芊、宋瀟、鐘曉璐、蔣璟璟、張海琳 |
|||
編輯:余行、梁書豪、唐金龍、李逢春、熊浩然、張鑫、郭鑫鞠、胡麗蘋、黎文強、劉琳、徐亞嵐、謝婷婷、唐銀、文康林、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