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湖南科技戰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大力實施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工程等重大標志性工程,持續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2023年,全省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突破1200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57%,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6萬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區域創新能力躍升至全國第九位。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縱深推進。以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元宇宙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與文化傳媒行業發展深度融合,引發鏈式變革,成為培育發展文化產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數字影像、數字娛樂、動漫游戲等新型文化產品層出不窮,數字出版、數字演播、數字演藝等新型傳播方式日新月異,智能終端、體感裝置、高清顯示屏等數字文化裝備迭代升級,不斷開辟文化生產傳播新途徑。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悠久的歷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躍的現代文化,是湖南增強文化軟實力的豐富資源和深厚基礎”,要求湖南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作出重點部署。湖南科教資源豐富,擁有國防科技大學等3所“985”高校,計算機、數學等“雙一流”學科數量居全國前列,建有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等20余個“國字號”高能級平臺。創新人才薈萃,擁有人工智能、先進計算等領域一批院士和領軍人才,馬欄山集聚了近5萬名音視頻產業人才,平均年齡不到30歲。技術支撐堅實,飛騰、鯤鵬CPU+麒麟操作系統為核心的“兩芯一生態”,成為國內自主安全計算首選技術路線;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備案數量4個,位居全國第7、中部第1。創新生態友好,長沙房價低、教育醫療水平高,具備“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的優勢,正在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為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厚植創新沃土。
湖南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作出創建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試驗區的重大部署,大力推進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工程,建設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湖南數字博物館等重大標志性項目,聯合中科院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開展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健全音視頻領域“自主標準+國產設備+優質內容”發展模式,構建一批文化科技融合促進文化消費升級的應用場景,不斷催生音視頻、文化裝備等產業增長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音視頻產業基地和媒體融合新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