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媒體融合走入第二個10年。很高興我們可以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一起來探討未來的媒體融合發展之道。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媒體融合賦能社會治理。為了講好這個話題,我邀請了一個特殊的朋友來到現場。
VCR——沙仔:大家好,我是“我的長沙”AI智能助手——沙仔。初次見面請多指教!
彭勇:沒錯,這個可愛的小家伙就是我今天的搭檔——沙仔。它“出生”于長沙廣電,是“我的長沙”文化加科技“聯姻”的成果。
沙仔:是的,五年前,“我的長沙”呱呱墜地,成為了全國首個“城市服務+融媒體”平臺。到今天,我們通過整合媒體新聞宣傳資源和智慧城市建設資源,實現了政務服務移動端、城市服務聚集端和新聞資訊觸達端的“三端合一”。目前,包括APP、小程序、公眾號在內的全平臺注冊用戶已經突破了2400萬,累計服務市民用戶7億人次。作為“我的長沙”平臺AI代言人,沙仔我很自豪。
彭勇:正如沙仔介紹的,近年來,基于新信息技術所形成的融媒體傳播體系,不僅重塑了傳媒生態,也深刻影響著社會生活。“我的長沙”上線運營五年,我們越來越感覺到,只有用技術驅動變革,以運營賦能治理,通過科技創新跨界融合協同發展,才是取勝之道。
VCR——沙仔:沒錯沒錯。你們瞧,我沙仔的誕生就是技術驅動變革的創新成果了?!拔业拈L沙”平臺上線了超2000項服務,現在最了解它的就是我了。每天我都會為用戶提供1對1專屬伴隨服務,及時準確解答政策咨詢和業務問題,精準引導用戶操作。比起過去冰冷的語言,大家現在更喜歡跟我互動。
彭勇:的確,沙仔廣受歡迎,是因為他吸收了文化和科技雙方的優點,文化讓科技有了靈魂,有了溫度,科技讓文化插上了翅膀。比如我們就發現,科技已經悄然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F在的人們,都喜歡用表情包、彈幕、網絡流行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體驗。我們主流媒體理應積極擁抱這種變革。近年來,我們努力推動AI人工智能技術在融媒體中的應用,提升我們內容生產的品質、品牌和品位。我們把主流意識形態具化為沉浸式、通感式、立體式的場景體驗和視聽張力,以提升觀眾和用戶的體驗感來切實提高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
當然,話語體系的調整只是媒體變革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將優質的內容與服務結合,真正讓用戶使用參與進來,才能助力媒體融合助力社會治理。說到這個,我想考考沙仔。沙仔,“我的長沙”在參與社會治理方面,有沒有可以分享的案例呢?
VCR——沙仔:當然有,還真不少!現在很多家庭都有中考、高考生。每年的考試季,孩子專心備考的時候,最怕外面響起喇叭、施工的噪音。為此,我們平臺通過算法預測和標簽組合圈選出長沙考生家長用戶群體,向其推送“你舉報我行動,嚴查噪音污染護航考試季!”服務。收到市民舉報后,平臺會將信息提供給長沙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并聯合長沙公安、交警、城管、生態環境等職能部門對涉嫌違法的噪音污染行為進行處置。服務上線期間共解決了近400例躁音污染問題。隨后,平臺又接連推出了“隱患隨手拍”、“違停隨手拍”、湘江新區百事通有獎舉報等服務,用戶熱情參與,不少人更點贊表示:這項服務絕絕子!
彭勇:這確實是個生動的例子。我們深感,主流媒體發展新質生產力,應以服務創造價值,打造群眾便捷參與、積極參與的有效平臺,使各類公共服務、社會資源可以均等地惠及各類群體,重建主流媒體和廣大群眾的血肉聯系。
今年,“我的長沙”再次發力,上線社區基層治理平臺“智慧社區”,深入到社會最基層、最基礎的細胞之中。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社區基層工作人員就是穿針引線的人。“智慧社區”項目依托社區基礎數據庫,通過“幫我填”“幫我比”“幫我補”等一系列工具,實現各類數據報表的一鍵智能填報;通過智能走訪采集工具,賦能社區基層工作人員走訪采集工作,掃樓采、精準采,告別紙質填寫、二次謄錄、人工匯總,與社區基礎數據庫實時互通,網格員核采效率提升80%。讓數據跑路,整合資源打通數據壁壘,真正為基層工作減負提效。
目前,“我的長沙”智慧社區已落地近40個社區試點。服務千家萬戶,是我們建設“我的長沙”不變的初衷。目前平臺已經匯集了2338項服務,我想問問沙仔,這么多服務當中,我們的用戶比較關注的有哪些?
VCR——沙仔:哦,說到用戶最關注的那一定是平臺9月20日新鮮出爐的長沙青年服務專區。
一個年輕人初來長沙,在這座充滿煙火氣的城市他怎樣才能扎根下來呢?居住證辦理、購房落戶、青年人才公寓申請、創業政策解讀……青年們可以衣食住行每個細節感受到長沙給他們的善意與包容。在交友場景里,不管是I人E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飯搭子、旅游搭子、瞎聊搭子;在我要找兼職,肯德基、麥當勞、家教等等兼職都能線上申請;還有體育消費券、免費電影票、直減打車券定時發放。上線不到一個月,已成為平臺最受歡迎的專區之一。
彭勇:這個推薦好,每次想起長沙青年服務專區的Slogn,我們都感受到一種青春的力量。在長沙,每種青春都閃閃發光!這是“我的長沙”平臺與團市委一起跨界協同共贏的重要一步。
在這里,“我的長沙”充分發揮了媒體平臺在連接社會資源和供求關系中的優勢。除長沙團市委之外,平臺還與金融辦、體育局、衛健局等長沙市多個委辦局聯合發布服務。在匯集流量的同時,與城市服務結合,實現流量變現多方共贏,和經濟效益、社區效益的雙豐收。
這些年來,我們整合主流媒體公信力、內容生產優勢和平臺技術、流量優勢,探索媒體與行業間的跨界融合;依托海量數據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媒體+”體育、教育、農業、電商等產業鏈條,打造新型消費業態和消費模式,賦能產業融合;拓展面向政府的“To G”商業模式,通過為政府提供互聯網傳播的外包服務,打造全方位資源整合的區域城市產業服務商。
隨著AI技術和其他新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媒體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狂飆突進,一日千里。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既充滿挑戰,又無比幸運。沙仔,面對挑戰,“我的長沙”有信心嗎?
沙仔:當然,我們都非常興奮,躍躍欲試呢!感謝組委會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展示的舞臺,感謝在座各位的認可和支持,更要感謝這個時代給了我們這么好的機遇。
彭勇:是的,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我相信,也期待媒體和產業、技術、文化持續深度融合,不斷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持續結出豐碩的果實。服務創造價值,創新擁抱時代。接下來,沙仔,讓我們一起,共赴文化加科技的美好未來!
沙仔:好咧!也歡迎大家,常來長沙!再見!{作者彭勇系長沙市廣播電視臺(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