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副總編輯 徐鐵忠
近年來,愛奇藝堅持高品質、多元化的內容創作思路,出品了《人世間》《狂飆》等一系列經典作品。我們一直堅信,高質量的文藝作品是人們文娛生活的剛需,網絡視聽文藝作品在滿足用戶娛樂需求的基礎上,還要有人文關懷和啟蒙價值。作為大眾娛樂內容中影響最大的影視內容,它有責任擔負起驅逐蒙昧、普及新知的重擔。
《種地吧》是一檔大型勞作紀實節目,也是近年錄制時間最長的一檔綜藝節目。我們在200多人的報名隊伍中,選拔了10位年輕人組成“種地小隊”,用204天的時間記錄他們在140多畝土地上播種、灌溉、施肥、收獲,以及運營農場、修繕房屋、直播帶貨等農耕生活的全過程。
我們為什么要做這樣一檔節目?不只是因為現在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年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節氣不識。更重要的是,勞動耕種不只是技術,更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有溫度、有情感的活動。在種植過程中,我們收獲的不止是能力和知識,還有情感以及對人生的感悟。這是一檔用時間換內容的節目,從種下一顆種子開始,體會春華秋實、四時變幻,以慢生活對抗焦慮,感悟人生。我們用半年多的時間來錄制,也是想用耕耘的精神來耕耘節目,我們相信真誠的生活觀是可以打動觀眾的。事實證明,觀眾對于這樣的內容是認可的。《種地吧》在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提名“最佳綜藝”,豆瓣評分9.0分,微博超話閱讀量超66億。
“種地小分隊”成員蔣敦豪的一段感言讓我特別感動。他說:“幾個月前我們剛開始種地時,一共耗費6天時間收割了142.8畝水稻,200天后我們收割小麥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這讓我體會到認真做好一件事的成就感;看見母羊生產時是我第一次直觀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我這雙手曾經是彈吉他的手,但我現在的手也是可以開聯合收割機的手、可以為母羊接生的手、可以熟練撒有機肥的手、可以焊羊圈羊棚的手。很多網友留言說這是一檔很治愈人心的節目,但對我而言,我才是那個真正被治愈的人。”
在許多年輕人紛紛“躺平”的時候,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治愈了很多人,也引導了很多人。在這場扎根中國泥土做的“實驗”里,我們不僅能看到科技興農的景象、新時代新農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透過節目引發的“相信土地的力量”“相信中國少年的力量”“相信勞動奮斗就能創造美好生活”的價值思考。
《種地吧》是我們用文藝作品進行價值表達的一個縮影。愛奇藝的企業愿景是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我們對“偉大”一直有兩個層面的理解:一個是商業層面的,包括企業規模、用戶數量、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等等;另外一個是精神層面的,我們生產的是精神文化產品,我們想通過一些偉大的作品去滋養用戶,這也是愛奇藝應當履行的最大的社會責任。
同時,我們也充分發揮平臺自身的媒體優勢、資源優勢,以自己的方式在線上線下傳遞愛心與溫暖。比如,愛奇藝社會責任與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光影助力成長計劃”,先后深入到云南怒江、新疆和田、山西革命老區靈丘縣渾源縣以及河北青龍滿族自治縣,通過“互聯網+教育”“線上+線下”“硬件設備捐贈+影視資源支持”等方式,拓展中小學生的觀影渠道、改善學校的觀影條件。四年來,項目已惠及近千所學校、約50萬名中小學生。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新時代應當承擔的新的文化使命。未來,愛奇藝也將繼續在精品創作、公益行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堅持守正創新、潛心篤行,譜寫企業社會責任新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