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丁偉:守正創新,做“四有”新媒體

2023-07-25 10:17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主任 丁偉

  2012年7月22日凌晨,人民日報微博正式上線,人民日報新媒體由此起步。10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日報新媒體的成長關懷備至。2016年2月19日、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人民日報社考察調研,都親臨新媒體中心指導,專門聽取新媒體建設情況匯報,為人民日報新媒體產品點贊并提出明確要求。

  牢記總書記囑托,人民日報新媒體抓創新、做精品,建平臺、拓版圖,強技術、促融合,堅持內容為王,做到“有料”;堅持貼近群眾,做到“有情”;堅持拓展服務,做到“有用”;堅持人民至上,做到“有心”,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人喜愛的“四有”新媒體,在移動互聯網上持續提升人民日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一、從單向到互動,引領網民從感動到行動

  2018年春節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牽頭發起“牽媽媽的手”網絡互動活動,主題片嵌入習近平總書記與母親牽手散步的照片和吟誦《游子吟》的原聲,線上征集網友與父母的照片、視頻,線下引導大家在春節回家期間,牽起媽媽的手,與父母合張影,多說說心里話。通過互動,激發起千萬網友心中的親情,讓總書記的家國情懷溫暖了整個春節。

  我們始終認為,傳播的主要目的是引領人的行為,網上宣傳要的不僅僅是流量,而且還要帶動有價值的行為,要把單向傳播變為動員式傳播,從線上到線下,引導網友身體力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創意+技術,爆款產品的流量密碼

  2017年,為做好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報道,人民日報新媒體創作推出H5《軍裝照》,帶動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網友參與制作自己的軍裝照,通過曬自己的軍裝照既表達了對人民軍隊崇敬和熱愛,也滿足了每個人心里都有的“軍人夢”。這個產品頁面瀏覽量(PV)近11億,創造了H5產品的傳播紀錄。

  “我的軍裝照”這個作品刷屏移動互聯網,核心是“創意+技術”,背后是“人臉融合”技術的有效運用。實踐表明,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必須高度重視技術的強大力量,圍繞“創意+技術”,持續推出現象級爆款產品,占據輿論引導制高點。

  三、永遠保持年輕態,和年輕人一起玩

  時光博物館是人民日報新媒體打造的品牌活動。2018年“時光博物館”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題,具象化呈現改革開放給人民生活帶來的最深切的變化,并受邀參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2019年“時光博物館”搭上高鐵、乘上郵輪,以流動的形式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21年建黨百年,我們設計推出“復興大道100號”互動體驗館,網友沉浸其中,通過觀看、傾聽、觸摸,感受百年征程。今年以“新征程 再出發”為主題,創新主題教育形式,生動呈現新時代十年的成就變革。

  “時光博物館”活動將關注視角聚焦于每一個國人的生活與成長,特別是以青少年網友為重點受眾,和年輕人一起玩,帶給他們不一樣的體驗,這也是我們辦新媒體的一個重要原則:永遠保持年輕態,始終以“年輕態”的內容贏得年輕用戶。

  四、探索“新聞+”,拓展媒體服務半徑

  移動互聯網時代,與海量用戶進行深度連接成為可能,這也給中央主流媒體精準服務受眾提供了新機會。2020年初,為助力打贏新冠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人民日報新媒體緊急開發“征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求助者信息”平臺,收到有效信息超過4.2萬條,幫助近萬名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十年來,我們持續提供垂直化、下沉式服務,推出的“河南暴雨緊急求助通道”、“為烈士尋親”活動、疫情防護和居家治療咨詢平臺、村集體免費領藥公益平臺等均產生廣泛影響。我們體會,主流媒體不僅要擴大內容供給、創新表達形式,更要撲下身子,發揮聚合優勢、用戶優勢,以“新聞+”拓展媒體深度融合的深度和廣度。

  五、以“中國范”打造文化新IP

  黨的二十大期間,我們把新時代十年的發展成就和奮斗故事融入王希孟的名畫《千里江山圖》,推出了動畫視頻《新千里江山圖》,通過傳統與現代呼應、科技與藝術交融、人文與自然美美與共,帶領受眾極致化體驗“人民江山”壯美畫卷,全網閱讀量超過6.6億次。今年,我們又打造《新千里江山圖?地方篇》,講好各地正在經歷的新時代故事,目前已推出“江蘇篇”和“陜西篇”,“福建篇”“四川篇”“浙江篇”等產品和系列活動正在推進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這也啟示我們,主流媒體內容創新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挖掘資源,創新創意打造新IP,以更有“中國范兒”、更富“文化味兒”的融媒體產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動”起來、“活”起來”、“燃”起來,實現融合傳播、破圈轉播。

  六、以“國際范”實現跨境傳播

  黨的二十大期間,我們推出了中國共產黨國際形象網宣片《CPC》,以英文旁白、樸素話語、生動影像,講述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的重要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們又精心制作最新國家形象網宣片《PRC》,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人稱視角自述,向受眾展現了一個“既古老深邃又年輕開放”“既富饒進取又友善和平”“曾經一窮二白但永遠心懷夢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形象,實現“跨境”傳播,增進了國際社會真實客觀的認知。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網上網下、內宣外宣邊界日益融為一體。在日常外宣工作中,我們常常討論的兩個詞是“全球化”和“國際范”,只有樹立全球視野,遵循海外傳播規律,才能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講好我們正在經歷的新時代故事。

  七、堅持平臺化,提升內容聚合能力

  十年來,我們一直堅定推進平臺化戰略,2018年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全國移動新媒體聚合平臺“人民號”,目前已聚合全國政務機構、專業機構、新聞媒體、優質自媒體等超過3.2萬個。順應視頻化趨勢,去年年底,名為“視界”的人民日報視頻客戶端全新上線,這是首個以PUGC為特色的中央媒體視頻平臺。目前,入駐視頻賬號已突破1.9萬個。

  事實證明,誰擁有了平臺,誰就能占有內容、吸引用戶。未來,在不斷提高原創能力的同時,我們將繼續大力提高聚合能力,以開放平臺吸引廣大用戶參與,實現新聞生產方式“開源”,搭建兼具主流價值和創新活力的生態體系。

  八、擁抱智能化,布局人機共創共生新場景

  移動互聯網仍然是當前信息傳播主渠道。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信息生產傳播方式正在不斷被改變甚至顛覆,生成式人工智能開啟了智能互聯網時代。人民日報新媒體提早布局,瞄準智能分發,在主流媒體算法領域進行了多年探索,已經具備技術基礎和實踐經驗。2020年發布的人民日報“創作大腦”平臺,具備直播智能拆條、在線視頻快編、圖片智能處理、可視化大數據、實時新聞監測等20多項功能。

  今年,我們將結合AIGC技術發展,規劃人民日報“創作大腦”和主流媒體算法推薦應用場景的升級工作。在人工智能新技術加速發展的時代,努力做到不缺席、不落伍,跟得上、用得好,借助新技術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用戶粘性,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責任編輯: 李若桐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339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江达县| 民县| 广昌县| 思茅市| 梓潼县| 蓬溪县| 阜新市| 丰宁| 巴彦淖尔市| 读书| 乐山市| 黄山市| 荔浦县| 诸城市| 南江县| 白水县| 台北市| 伊通| 西宁市| 承德县| 中方县| 松溪县| 大关县| 乐平市| 陕西省| 调兵山市| 昌黎县| 娱乐| 望江县| 陵水| 辽阳县| 雷波县| 甘孜| 九台市| 县级市| 泰安市| 惠来县| 湖口县| 辉南县|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