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看的新聞,千條萬條也是白條;沒人聽的宣傳,千講萬講也是白講。”7月11日,2023中國新媒體大會“強‘四力’促深融”專題培訓班上,湖北日報融媒體中心負責人張磊帶來自己的理解。
“真正的流量密碼,是廣大網友的心。”他所做的主題演講,名為《融媒體爆款是如何“爆”起來的》。在他看來,接地氣、大眾的、有群眾基礎的、有親和力的、易懂的、帶梗的……這些都是對融媒體時代“爆款”產品“底層邏輯”的詮釋。只有以互聯網思維推進產品生產,做到“簡單、極致、易擴散”,才能尋找到所謂的“爆點”。
“對短視頻爆款邏輯再認識”,是張磊和所在團隊近年來不斷探索的方向。
曾經,他以為所謂短視頻,是“用專業高端的機器、價格不菲的軟件”,只要按照視頻生產邏輯,在影像呈現上做出高水平,就能得到用戶認可進而實現廣泛傳播。
直到2020年1月22日,湖北日報抖音號發布短視頻《這真的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消息!湖北首例!武大中南醫院新技術成功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這條新聞性極強的短視頻播放量居然達到了3.29億,收獲點贊1374萬,留言57萬條。
“當時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條視頻僅用了3張現場照片和相關文字,根本沒有用傳統意義上的視頻素材。”張磊記得,當時,大家突然有一個想法——“原來,短視頻不是視頻”。此后,編輯們的短視頻制作思路被徹底打開。
“‘短視頻不是視頻’,其實是一種不太嚴謹的說法,當時是為了最迅速、最大力度地沖刷和改變傳統認知,我們才說得比較‘出格’。”張磊認為,比較科學的解釋是,資訊類短視頻可以不靠視頻影像取勝,它的核心要素是新聞資訊。
在張磊和同事們看來,新聞報道,恰恰是省級黨報的長項、優勢所在。
“不妨換個思路,將新聞要素作為核心考量,將影像要素作為次核心考量,更多地按新聞傳播規律尋找爆點、提煉爆點。”他認為,以新聞思維主導短視頻剪輯制作,這不僅擺脫了視頻專業的束縛,還擺脫了優質視頻素材有限的束縛。
“萬物皆可視頻”,也是張磊和團隊探索出來的心得。錄音、圖片、純文字等形式,其實經過新聞編輯后期“加工”,也能變成“爆款”,火速傳播。“但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頻里不能有一秒鐘多余點,這也更加要求我們讀懂網友。”
那么,如何“讀懂網友”?在張磊看來,這些“破題密碼”就“藏”在作品的標題、熱點、話題、正能量、趣味性、共情力里。
被交警“誤會”的“醉駕大爺”,不忍心踩著民警的雙腳蹚水赴考場的女孩,撥打110向警察求助算術題的萌娃……張磊帶來的數十個“短小精悍、直擊人心”的短視頻案例,進一步說明了如何讓短視頻打開省級黨報“爆款閥門”,變短板為優勢,進一步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這幾年,我們也一直努力地探索從單純的產品思維向平臺思維轉變,從碎片思維到主題思維升級。融媒體時代,縱使我們已走過萬水千山,也仍需跋山涉水。”張磊認為,真正做到“主旋律與傳播力兼顧,正能量與高流量兼得”,這是黨報新聞工作者需要長期思索并努力實踐的一項重要課題。(文字/圖片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倜 傅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