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生命緣》百年協和系列 |
參評項目 |
系列報道 (電視) |
|
體裁 |
? |
|||
語種 |
中文 |
|||
作者 |
楊懿丁、郭洪瀧、章鐸、王瑜、王美、毛雪 |
編輯 |
徐滔、邵晶、賴一銳 |
|
原創單位 |
北京廣播電視臺 |
刊播單位 |
北京廣播電視臺 |
|
刊播版面 |
北京衛視《生命緣》 |
刊播日期 |
2021-09-14 到 2021-10-12 |
|
字數/時長 |
1:48 |
|||
采編過程 |
《生命緣》團隊從2019年著手策劃調研,前期與北京協和宣傳部門共同研討策劃,數十次的會議溝通選定了四個百年科室的選題內容。 為了挖掘北京協和百年科室的歷史故事,從細微的歷史故事中尋找協和精神的世紀足跡,團隊從婦產科、基本外科、消化內科、罕見病中心的科室現任主任和老一輩科室的奠基人入手,通過對四個科室三百多名醫生、教授、護士的前采和調研,同時花費數月的時間前往北京協和的檔案館、圖書館、展覽館調閱資料、研習病史存檔、醫學大師著作,從著作資料中尋找更多北京協和歷史的文字影像,勾勒出整個紀錄故事的講述結構和方向。 一部協和史,半部中國醫學史。《百年生命之書》系列紀錄片以時間為軸,以“大”醫生的協和記憶為起點,尋找杰出醫學人才生命成長過程中與協和聯結的密碼,以人物群像志的方式,呈現出櫛風沐雨、接續奮斗的跨時代圖景。《生命緣》百年協和系列收視表現優異,35城收視平均高達0.57%,第一期0.53、第二期0.523、第三期0.543、第四期0.68,同時段黃金節目全國第一。 |
|||
社會效果 |
節目采用先進的制作理念與包裝手段,打破時空壁壘,以全新的時空觀及美學觀念,俯瞰協和的歷史與現在。片中,演員扮演的“孫中山”與青年醫生跨時空對話,《孫中山在廣州嶺南學堂中的演說》中先行者的諄諄教誨響徹協和的碧瓦灰磚,歷史的黑白與現代的彩色打破常規,空中大視角給予觀眾俯察體驗,在更豐富更有意味的意象體系中,協和生命力強勁脈動。 節目播出獲得北京協和醫院眾多大主任專家教授的點贊和肯定,紛紛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新媒體客戶端轉發節目。系列紀錄片的播出,不僅在北京協和醫院內產生了共鳴和反響,在整個三甲醫院圈內也好評如潮。系列紀錄片在新媒體端總點擊量突破 6169萬人次,話題熱度收獲閱讀量3107萬,網絡熱度引發更多觀眾對百年協和的祝福和點贊。 |
|||
初評評語 |
百年征程,世紀華章。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北京協和醫院建院100周年。站在百年的歷史節點上,北京衛視《生命緣》四集系列紀錄片《百年協和》,用聲用畫為協和存史立傳,用心用情訴說紅色傳承,精心打造有溫度的中國近現代醫學影像志。 作為記載近現代中國醫學史的影像志,《生命緣》百年協和系列紀錄片以更具時代特性的視聽語言,賦予紀實影像全新的意象體系,新影像與時代共鳴,為時代存影,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 系列紀錄片深耕宏觀與微觀的有機結合,以細分學科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一筆”,書寫出近現代醫學的宏大變遷,全景式回顧與呈展百年協和的歷史榮光。第一例基本外科手術、第一例現代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胰腺協作組”多學科綜合會診……從微微泛黃的舊照片,到現代手術的全景式記錄,在視聽語言的意象營造中,曾憲九、趙玉沛等協和外科領軍人薪火相傳的故事娓娓道來。 《生命緣》用影像致敬百年協和,總結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醫學道路的成功經驗,探索新時代紀實美學范式之路,是獻給偉大時代的影像贊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