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 道正聲遠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的探索與思考
上海報業集團 李蕓
(長沙 8月30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媒體融合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順應時代要求,2013年10月,上海市委決定聯合組建上海報業集團。在中央和上海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以“守正創新”為己任,以“道正聲遠”為目標,持續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上報之路”。
一是以堅定轉型重塑傳播格局,持續壯大主流輿論。
堅定傳播主流價值、有效壯大主流輿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遠更廣,是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和媒體集團的初心所在。
我們順應媒體變革趨勢,大刀闊斧改革探索,讓主力軍挺進主戰場,用主渠道詮釋新主流。解放日報在全國率先開啟地方黨報整體轉型,推出“上觀新聞”客戶端,堅持報網聯動、一體發展,凸顯“黨媒姓黨”;澎湃新聞首開傳統媒體整建制向互聯網新媒體轉型的先河,目前穩居國內新媒體第一陣營,正致力于打造全產業鏈內容生態服務商;界面財聯社初步實現了“媒體+資訊+數據+服務+交易”五位一體新型金融信息服務商業務布局,正向金融科技企業的目標轉型升級;上海日報(Shine)、第六聲(Sixth Tone)兩大融媒外宣平臺,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全球敘事能級。我們在生產機制、評價機制、保障機制等方面不斷突破創新,全力打造適應互聯網傳播需要、體現主流價值的現象級產品。解放日報的《信仰之路》《百姓話思想》,文匯報的《一個都不能少——長卷尋寶》,新民晚報的《老外講故事》,澎湃新聞的《建黨百年 初心之路》《我的進博故事》等都產生巨大影響。截至2021年底,集團擁有各種新媒體形態共計319個端口,覆蓋用戶7.74億。
二是以銳意創新開拓前沿新局,把握引領主流趨勢。
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提升全方位影響力,必須探索建立可持續的造血機制,在開新局中把握前沿趨勢、擴大影響版圖。
上報集團持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吸引社會資本、社會力量參與媒體融合項目的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持續打造完善包括產業平臺、投資平臺等經濟運行系統,構建“政府+市場”的中長期資金平衡機制。我們積極培育版權內容服務收入、全產業鏈內容服務收入、財經資訊與數據服務收入、信息流內容分發及交易服務收入、創新企業服務收入等創新業務模式,還自建專業化市場化投資團隊,打造瑞力、眾源等產業基金平臺,目前總體管理規模超過200億元,發揮了國有傳媒集團直投直控模式下難以實現的作用。
我們堅持內容創新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兩翼齊飛。集團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六大技術,以新聞傳播的五大流程,聚焦“智媒體矩陣”應用場景。主動融入城市數字化轉型,深耕政務服務、社區生活等應用場景,提供數字生活新體驗。我們還推進媒體經營工作創新,提供融策劃、運營、傳播等一體式的全案服務,積極打造以“新華”名片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品牌,爭當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龍頭。
我們經受住了傳統媒體收入斷崖式下滑的考驗。2021年集團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實現“雙增長”,新媒體收入占集團媒體主業收入達到64%。己跨越成長為新媒體占據半壁江山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三是以深化改革服務人才大局,持續做強主流隊伍。
融合轉型,關鍵在人。總書記指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讓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上報集團致力于通過全員轉型實現徹底革新,持續做強做大新環境下的主流人才隊伍。
在上海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在全國率先推行采編專業職務序列改革,通過推行“特聘首席”、“專業首席”和“四檔十級”的采編專業職務序列模式,使“采編為寶”觀念深入人心,隊伍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占采編人員8%的首席團隊生產出近30%的好稿、好版面。我們探索各種方式為青年骨干提供平臺,讓能干事想干事的人才脫穎而出。今年以來,打造“融媒輕騎兵”,推出“融媒工作室”,催生一批導向鮮明、富有影響力感染力的紅色大V和“塔尖”IP。我們還著力彌補新型人才缺口,培養更多既懂技術又懂內容、運營等的復合型領軍人才。
2022年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更加艱巨,挑戰更加復雜。新征程上,上報集團將繼續做好主流價值的堅定傳播者。把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貫穿媒體融合發展全過程,把“主流故事”講好、講深、講透,打造與主流媒體品格和氣質相一致的內容精品,在國際傳播中闡釋好中國主張、塑造好上海形象。將努力做好前沿浪潮的創新推動者。強化智媒體布局新優勢,強化大數據應用和融入城市數字化轉型服務;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融合發展新賽道;著力在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上開疆拓土。將用心做好治理體系的獨特賦能者。將集團發展同國家治理、城市治理、社會治理大局充分嵌合、充分共振,在服務中創造價值,拓展事業產業根基,為新征程新畫卷不斷增添亮麗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