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流 新場景 新表達
——讓青年找到向上的答案
知乎創始人 董事長兼CEO 周源
(長沙 8月30日)
知乎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聯網問答平臺,以內容的思想性和話題的互動性為特色,吸引了大量青年和專業人士,每月活躍用戶數量超過1億。
一
2019年,一位知乎用戶在“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的提問下,寫下了題為《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這樣一條大河》的回答,記錄歌曲《我的祖國》帶給他的感動。
這位用戶是從小生活在珠江畔的廣州人,后來在美國留學,看著窗外的密西西比河,就想起了在家鄉沿著珠江散步的場景,想起了珠江曾經承載過清朝的舢板,遭受過列強的入侵,見證了改革開放的繁華。
這位知乎用戶寫道,為什么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人,聽到《我的祖國》里那句“一條大河波浪寬”,都會感動到流淚?因為《我的祖國》告訴我們什么是值得守衛的東西:家鄉的江河湖海,和被它們所哺育的人們。
朋友們,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這位知乎用戶是參與活動的萬千網友中的一位。這項活動邀請屠呦呦、張藝謀、劉國梁等提問,在知乎的總曝光量達到4.8億人次,所有回答的總字數達600萬,字數最多的一個回答有1.6萬余字。無數網友用自己的經歷和故事激活了家國記憶的密碼,引發了強烈的精神共鳴。
目前,知乎已經與權威媒體開展了常態化合作。從每年的全國兩會、五四青年節、建軍節、國慶等重要節日,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大節點,在輿論場上,知乎都努力配合主流媒體傳播主流聲音,唱響主旋律,放大正能量。
多年來,知乎和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權威媒體密切合作,充分發揮互聯網優質內容平臺優勢,優秀的議題不斷涌現,收獲了海量帶著溫度和思考的優質回答,讓主流聲音深入人心。
二
知乎作為網絡社區,內容豐富,“高而不冷,低而不俗”,30歲以下用戶占比超過73%,在年輕群體中具有廣泛影響力。
思維活躍、個性突出的年輕人,在知乎創造了一大批極具辨識度和傳播力的網絡金句,比如“認真你就贏了”“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等等。
知乎獨有的問答機制,為主流媒體創造了提升重大主題傳播力的新思路、新場景。
去年2月,美國得克薩斯州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寒潮,導致當地電網癱瘓,約1億美國人受到寒潮威脅。知乎出現了一個角度新穎的問題:“如果中國遇上得州寒潮,會不會‘悲劇’?”
短短一天時間,有442萬人參與問答。其中,南方電網在高贊回答中科普了在線監測、直流融冰、激光大炮和無人機噴火融冰等現代化手段,展現出中國電網系統強大的技術實力。這種借助問答場景的傳播迅速在全網引發廣泛討論。新媒體“國資小新”根據問答內容編輯的文章,閱讀量迅速超過10萬+,全網轉發超過200萬次。
知乎根據站內高贊回答制作的視頻短片《為什么不取消綠皮火車?》,講述在中國鐵路高速發展的時代,綠皮火車以低廉的票價服務廣大群眾、連接城鎮村莊的故事。這條視頻被人民日報點贊轉發后,全網播放量達7億次,260多家媒體轉載。有知乎用戶說到,“如果說高鐵體現的是中國速度,那么綠皮車體現的便是中國溫度”。
在重大主題傳播中,主流媒體在知乎將新聞的權威性、嚴肅性和傳播方式的時尚性、創新性結合起來,創造了新形態、新場景、新表達,贏得了眾多年輕人的喜歡。
類似的創新案例還有很多。比如新華社與知乎合作的兩會云問答、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導演團隊親自答、最高檢主要負責人親自答、航天科技集團駁斥NASA局長污蔑中國航天剽竊言論、向科學要答案等等。
三
自創建以來,知乎一直致力于創造一個專業、認真、友善的社區環境,對抗反智主義、地域歧視、情緒對立等不良現象。
引入主流媒體觀察團,是知乎在弘揚主流價值、傳遞正確導向方面的最新嘗試。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主流媒體利用知乎平臺及時發聲,有力有效引導輿論,讓主流聲音更響亮。
目前,在重大時政節點、重大突發事件中,媒體觀察團在輿論引導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在香格里拉對話會、香港回歸25周年、福建艦下水等重大事件中,知乎邀請主流媒體、資深記者、權威專家,組成媒體觀察團,通過專業、理性的內容引導討論方向,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后,知乎將繼續努力,讓主流成為頂流,讓正能量成為大流量,讓青年找到向上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