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糧食產量。黑龍江總產7541萬噸,比去年增長0.5%,實現“十七連豐”,連續十年領跑全國,持續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馬武:這大苞米棒子,看這個粒,苞米瓤子淺,二分字兒這么大。(記者:這苞米能賣多少錢?)馬武:能賣九毛二到九毛三。】
今年,蘭西縣蘭河鄉紅堡村農民馬武家的糧食豐產又增收。60畝玉米地,每畝平均增產200斤。近期,全省各地捷報頻傳。農墾和平牧場試驗田大豆畝產336.2公斤,刷新東北地區大豆單產紀錄。農墾友誼農場4000多畝大豆,畝產256.8公斤,創4000畝連片高產攻關最好記錄。各大合作社、農家院里谷滿囤,糧滿倉。慶安縣洪光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于洪光:
【于洪光:我現有的場院都不夠用了,又整一個場院,(堆滿了)堆滿了。確實好。今年糧質也好。豐收!】
今年對于農業生產來說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糧食安全蒙上陰影。作為中國糧食主產區,黑龍江的糧食生產牽動人心。馬武說,受疫情影響,年初時農資進不了村,土地眼瞅著要撂荒。
【馬武:尋思這疫情再種不上地,地再收拾不出來,咋整啊?】
辦法總比困難多。黑龍江發布《備春耕指導意見指南》等一系列政策,使得防疫備耕兩不誤,線上線下齊步走。3月底,全省農資全都下擺到戶,比往年提前了一周;5月份,各種農作物全播在了豐產期;8月份,抽穗期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
就在大家滿心歡喜等待豐收時,9月,黑龍江遭遇臺風“三連擊”。降雨量達到179.6毫米,是繼1961年以來同期最大雨量。齊齊哈爾、雞西部分地區風力超過12級。雖然部分農作物出現了倒伏,但天不給力人努力,黑龍江多措并舉,抗災奪糧,第一時間出臺農機改裝補貼政策,調動農民收糧積極性。慶安縣洪光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于洪光介紹說:
【于洪光:因為它(農作物)有倒伏的,你必須得撂到底。撂到底以后,它得增加到80公分,作業量就大了,你就吃不過來。你原來好比說四個棱,現在我換的是十二個棱,拉進的效果要提高好幾倍。】
蘭西縣農民周強:
【(記者:有信心三天之內就能把水稻全都收回來?)周強:我們吉祥鎮三天指定收回來!】
今年,黑龍江省糧食作物面積達到2.155億畝以上,比上年增加78萬畝。通過高質量備耕、高標準春種、精細化田管以及高效率秋收,糧食生產再奪豐收。10月23號,黑龍江墾區4300多萬畝耕地秋收率先告捷,各市地也相繼完成秋糧收獲。隨后秋整地工作全面展開,確保耕地“黑色越冬”,為明年春播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