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新時代傳統媒體的現實選擇與實踐路徑

2021-10-29 14:59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時代傳統媒體的現實選擇與實踐路徑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媒體融合發展大勢不可逆轉。對傳統媒體來說,這是一場關乎成敗的發展博弈,更是一種關乎未來的生死考驗。2020 年 9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要求深刻認識全媒體時代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

  “陜西日報的前身是黨中央提議創辦的邊區群眾報、群眾日報,是擁有光榮歷史的黨報。”2020 年 3月 24 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日報創刊 80 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陜西日報創刊 80 年來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對陜西日報守正創新、融合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如何堅持守正創新,推進融合發展,始終秉持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的辦報宗旨,闖出一條省級主流媒體深度融合新路,是擺在陜西日報社面前的一道現實考題,也是一道歷史必答題。

  以全媒體視角重新審視,客觀把握媒體發展的“變”與“不變”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睍r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理念在革新。陜西日報更為深刻地體會到 :越是面臨全媒體時代的大挑戰,越要以全媒體視角重新審視,在歷史與時代的宏大背景之下,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認識“危”與“機”,客觀把握自身發展的“變”與“不變”。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馬克思說,“報紙是作為社會輿論的紙幣流通的”,“報刊最適當的使命就是向公眾介紹當前的形勢、研究變革的條件、討論改良的方法、形成輿論、給共同的意志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毛澤東同志總結中國革命勝利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要靠“槍桿子”和“筆桿子”,“應該把報紙拿在自己手里,作為組織一切工作的一個武器”。誕生于革命圣地延安的邊區群眾報,從一開始就以宣傳黨的大政方針為己任,闡釋黨的主張、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媒體格局如何變化,都必須高度重視“筆桿子”的重要作用。

  做好全媒體時代的新聞輿論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碑斠苿佣顺蔀樾畔鞑ブ髑?,當網絡空間成為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也應該成為凝聚共識、服務群眾的主渠道、新陣地。

  傳統媒體,必須“鳳凰涅槃”、以變應變,以自我革新的勇氣順應融合發展大局,有效避免被邊緣化、被時代淘汰的危險處境,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興,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以及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更好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守正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作為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我們必須守土盡責。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準確、權威的信息不及時傳播,虛假、歪曲的信息就會搞亂人心 ;積極、正確的思想輿論不發展壯大,消極、錯誤的言論觀點就會肆虐泛濫?!币冀K堅持“黨報姓黨”“政治家辦報”,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廣泛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深入宣傳中央關于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讓黨的創新理論“秒入”尋常百姓家,讓主流媒體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目前,陜西日報社擁有5報、2刊、9網和百余個微博、微信賬號,新媒體覆蓋用戶超過 1000 萬。從毛澤東同志親自確定報名、題寫報頭、審閱第一份清樣的邊區群眾報,到毛澤東同志再次題寫報頭的群眾日報,再到“辦成陜西人民群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的陜西日報,80 載風雨歷程告訴我們 :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不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自動續寫,要用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一“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客觀把握媒體發展的“變”與“不變”。堅持守正創新,推進融合發展,這是新時代黨報義不容辭的莊嚴使命。

  以“群眾”二字傳承創新,高質量打造地方新型主流媒體

  全媒體時代,如何續寫光榮歷史、破解時代命題,方法仍在歷史之中。

  1948 年,毛澤東同志在《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談及,“我們的政策,不光要使領導者知道,干部知道,還要使廣大的群眾知道”,“群眾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會齊心來做”。2020 年,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日報創刊 80 周年作出重要指示:“80 年來,陜西日報秉持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的辦報宗旨,向群眾學習、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謳歌,在各個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赝麣q月的煙波,傾聽歷史的足音,便會看到,我們黨是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中成長、發展、壯大起來的,是靠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起家,從勝利走向勝利的。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把黨的群眾路線創造性運用到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之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報群眾路線。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日報創刊 80 周年的重要指示,通篇貫穿“群眾”二字,體現著對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深刻把握,豐富和發展著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僅在陜西日報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更為全省乃至全國新聞輿論工作者指明了前進方向。

  從本質上說,宣傳工作就是群眾工作。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的辦報宗旨,是黨和人民的關系在新聞輿論工作中的具體體現。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 :“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有個好朋友,沒腳會走路;七天來一次,來了不???;說東又道西,肚里樣樣有;交上這朋友,走在人前頭?!痹蝗罕姺Q為“咱們的報紙”的邊區群眾報,最大特點就是堅持群眾路線,說的都是真話、都是群眾的心里話。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主流媒體都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堅決站穩黨性立場和人民立場,始終做群眾心中“咱們的報紙”。

  全媒體時代,要高質量打造地方新型主流媒體,尤其需要以“群眾”二字傳承創新,真正把黨的優良傳統和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把宣傳黨的主張和反映群眾呼聲更好統一起來,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把人民群眾創造的經驗和面臨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為宣傳闡釋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為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構建群眾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在人民群眾心中,黨報傳遞著黨和政府的聲音,具有極高的認可度和公信力,是權威信息發布者和政策解讀者。只有大力弘揚優良傳統,時刻緊跟時代步伐,在信息生產領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

  一方面,陜西日報善用“議題設置”能力,利用大數據分析加強選題策劃,通過集約化生產、多平臺推送、分眾化傳播,不斷提高信息傳播的精準性和輿論引導的時度效 ;另一方面,堅持“無采訪不新聞”,持之以恒轉作風、改文風,把面對面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作為“不二法門”,推出更多沾滿泥土芬芳、充滿生活氣息的高品質新聞報道,讓“咱們的報紙”時時有共鳴、月月有新意、歲歲有溫暖。

  構建群眾離不開的傳播渠道。是否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感動著人民的感動,直接決定著主流媒體能不能做好“壓艙石”“黏合劑”“風向標”。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強化媒體與受眾的連接,推動新聞信息與政務、服務緊密結合,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陜西日報著力推動報紙系統化改版,優化欄目設置和內容供給,更好滿足群眾需要,讓一張“80 后”報紙“舊貌換新顏”;整合優質傳播力量,將“掌中陜西”客戶端更名為“群眾”客戶端,陜西傳媒網更名為群眾新聞網,以“新聞+服務+生活”的先進理念,搭建“群眾心聲”問政平臺,推動全省市縣(區)、行業廳局入駐“群眾號”,有效提升了黨報新聞客戶端的關注度、認可度、黏合度。

  建好全媒體時代的“通聯部”“群工部”。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堅持群眾路線,核心的問題是“一刻也不脫離群眾”。只有全面認識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性,創新實踐黨的群眾路線,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今年以來,陜西日報社在全省市縣(區)建立陜西日報融媒體中心,打通省市縣(區)三級聯動互通渠道,全面加強與廣大基層的緊密聯系 ;建立與基層融媒體中心互派人員掛職鍛煉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采編隊伍素質;以制度的剛性確保通訊員享有與編輯記者同等權益,極大鼓舞了通訊員隊伍共同辦好“咱們的報紙”的使命感,真正使之成為一支“主力軍”。這一立體化的創新實踐,是陜西日報社扎實走好全媒體時代的群眾路線、高質量打造地方新型主流媒體的一項制度性探索。

  正確的工作方法,是將群眾意見集中起來,形成正確的決策,再到群眾中宣傳解釋,將決策化為群眾的行動,并在群眾實踐中檢驗這些決策是否正確。80年來,密切聯系群眾,也是一代代新聞輿論工作者的“必修課”和“基本功”。從這個意義上說,堅持守正創新,推進融合發展,把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的辦報宗旨發揚光大,做不負光榮傳統、不負時代使命的全媒體群眾新聞,陜西日報社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經過實踐檢驗、得到群眾認可的新路。

  以全方位融合引領發展,不斷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

  媒體深度融合,不是“微創手術”,而是“機體重塑”;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百花競放”。全媒體時代,理念滯后、機構臃腫、人才短缺、技術落伍等一系列短板問題,是制約傳統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現實困境。然而,信息化也帶來了轉型升級、擴大版圖的難得機遇。關鍵是要“解剖麻雀”、自我革命、搶占先機,善于直面當前客觀存在的種種問題,拿出符合自身實際的解決方案,以全局性系統性變革加快推動融合發展。

  解放思想,下好“先手棋”?!澳憔褪俏?、我就是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取代關系,而是迭代關系 ;不是誰主誰次,而是此長彼長 ;不是誰強誰弱,而是優勢互補?!睆哪壳扒闆r來看,傳統媒體并未在新興媒體的沖擊之下敗北,只是融合發展的整體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在全媒體時代獲得更為強大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2017 年以來,陜西日報社把“全面統籌、深度策劃、融合傳播”作為采編工作總要求,特別是在重要節點、重大主題、重大活動等新聞報道中,全面貫徹全媒體傳播理念,得到社會各界好評。例如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一周年之際,策劃黃河流域全媒體特別報道,不僅實現新媒體產品隨走隨發,而且重磅推出“大河之上 中國之中”特刊,其中有創刊 80 年來的首個 8 連版長卷。從選題策劃、采訪活動到版面設計、新媒體執行,均實現了全媒體報道的一次突破。

  深化改革,打通“腸梗阻”。毋庸諱言,“條塊分割”“信息割據”“涇渭分明”等深層次矛盾,是眾多傳統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繞不開的“腸梗阻”問題。守正創新、融合發展,一定要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融為一體、合而為一,根本在于改革重構符合全媒體時代傳播規律的體制機制。必須實事求是、力破頑疾,不斷化解新矛盾、實現新突破,以一體化改革迸發融合發展的澎湃動力。

  以精簡機構為首要措施,通過部門融合帶動人員融合 ;以人事制度改革為核心內容,從體制色彩濃重的身份管理為主向強化崗位管理轉變 ;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從多勞多得到優勞優得,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精準化……以“真刀真槍”“真金白銀”的制度保障力度,統籌推進傳播體系一體化和組織機構一體化,形成責任逐級夯實、壓力層層傳導、效能逐級推進的治理模式,成為陜西日報社深化改革創新、推進深度融合的一大亮點。

  人才立社,把握關鍵點。媒體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競爭。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從“一支筆走天下”到“十八般武藝顯神通”,全媒體時代的飛速發展,也對人才這個“第一資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能不能培育一支高素質、多元化、跨領域的全媒體采編隊伍,是關乎傳統媒體生存與發展的百年大計。必須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全媒體時代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做到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成為讓黨和人民放心的過硬隊伍。

  陜西日報社科學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系統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充分發揮全媒體培訓“充電寶”作用,注重在全媒體行動中檢驗隊伍、鍛煉隊伍、提升隊伍,為新型主流媒體建設打下了長遠而堅實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從 2018 年開始,陜西日報推出由社領導帶隊、子報刊網共同參與的全媒體行動調研采訪活動。領導干部參與“大調研”,編輯記者實戰“大練兵”,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效果”,從強化媒體內部融合到深化媒體外部融合,全媒體行動成為陜西省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創新品牌。

  技術賦能,做強主陣地。當今世界,媒體智能化已不再是科幻之旅??v觀近代以來媒體發展歷史,技術迭代引領格局演變的發展軌跡清晰可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投入不足、平臺各異、水平落后、實力欠缺等技術方面難題,是西部地區傳統媒體融合發展亟待解決的“卡脖子”問題。目前,陜西日報社正在推動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的系統化建設,加快“技術平臺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技術人員統一”,為深度融合搭建互聯互通的共享空間。從長遠來看,我們要做強主陣地,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必須進一步在各個環節強化技術賦能的緊迫感,努力實現新聞資源統籌調度、業務協調安排、數據資源無障礙流轉、技術人員集約化管理等全局性目標。

  實踐出真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技術賦能,這四個方面互為依存、相互促進,有效推動現代傳媒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好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思想是前提,改革是根本,人才是關鍵,技術是支撐,這一現實選擇和實踐路徑,來自對歷史趨勢的客觀洞察,來自對實際工作的精準調研,來自對系統工作的統籌謀劃,來自對成功經驗的科學總結。

  當下,媒體融合發展仍是“進行時”。面對愈加緊密的“一張網”,尤須下好治理“一盤棋”,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媒體融合發展不僅僅是新聞單位的事,要把我們掌握的社會思想文化公共資源、社會治理大數據、政策制定權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綜合優勢。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從一定意義上說,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形勢,以“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在更大范圍、更廣空間、更高層面謀劃發展、深化合作,用更創新的融合理念、更長遠的融合布局、更多元的融合舉措,提升黨報發展活力,是事關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舉,是事關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的長久之計,也是不斷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的治本之策。

 ?。ㄗ髡呦店兾魅請笊缟玳L,陜西日報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責任編輯 :武艷珍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張澤月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19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玉山县| 乌恰县| 桦甸市| 炎陵县| 屏边| 榆林市| 天镇县| 嘉黎县| 长治县| 宜川县| 潜江市| 兴仁县| 巩义市| 乾安县| 南华县| 鄢陵县| 翼城县| 安乡县| 广平县| 永定县| 梧州市| 乌兰浩特市| 库车县| 安康市| 县级市| 寿光市| 柳州市| 建始县| 莫力| 博乐市| 呼图壁县| 紫云| 吉隆县| 宿松县| 兰州市| 庆云县| 永嘉县| 东乡族自治县| 兴城市|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