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浙江為數字經濟立法
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昨天(12月24日)上午高票通過《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以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來聽浙江之聲記者王嫻、涂希冀、葉澍蔚的報道:
【現場音壓混】贊成52票,反對0票,棄權0票,未按1票,通過……
話音落下,“萬物互聯”的數字時代有了第一部地方性立法,也第一次從法律層面對數字經濟有了定義。《條例》共9章62條,分別對發展數字經濟的重點領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等方面進行規劃明確。
為何要對數字經濟立法?《條例》起草者之一、省經信廳數字經濟處副處長黃武指出,數字化浪潮正激蕩于浙江的角角落落。在他們近一年的全省走訪調研中發現,各地還存在數字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項目投入過于盲目等問題。
【出錄音】問題導向式的立法,以省內來說,杭州的數字經濟發展的非常好,一枝獨秀。我們做出針對性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省內數字經濟跨區域合作、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政策協同,共同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也就是我們要加快其它一些地區的數字經濟的發展。【止】
“問題導向”之下,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新基建”如何高效落地也成為這次立法的重點之一。省人大法工委經濟法規處處長吳恩玉說,《條例》明確,要擯棄低水平重復建設,增強規劃引領。
【出錄音】共建共享的程度不高,我們強調了一個新建的建設工程,比如說改擴建的這些建設工程,我們要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驗收相配套的數字基礎設施。【止】
同樣基于“問題導向”,《條例》對高質量推進這場新經濟革命給出了具體舉措。省人大法委副主任委員尹林表示,處理好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是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關鍵所在。因此《條例》明確,政府應扮演好“店小二”角色,通過市場來推動企業積極參與數字化轉型。
【出錄音】實際上就是政府要營造一個好的環境,為各類的市場主體打造一個公平的環境、推動產業政策的扶持、搭建一個平臺。這里面既有龍頭企業也有中小微企業,打造一個數字經濟發展的產業梯隊,建立一個數字經濟產業的生態鏈。【止】
省經信廳數字經濟處處長魏振華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完成增加值1644.5億元,同比增長14.4%,再創新高。《條例》對我省已有的相關優勢、創新性做法進行了固化。
【出錄音】更主要的是把浙江能夠合力或者說全力去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浙江產業或者叫浙江的經濟到底怎么去轉型升級、怎么去發展、依靠什么,給大家定了一個明確的方向——數字經濟是我們浙江經濟轉型升級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支撐引擎。【止】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黨總支書記、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認為,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全球共識,此次浙江率先立法可謂“正當時”。
【出錄音】這個更重要的意義反映在,政府行政管理退出本應由法律來實施的領域,這就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主要還是強調長效機制,促進數據經濟的安全穩定發展,適應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止】
耕耘數字經濟多年的盤石集團董事長田寧說,于企業而言,這部《條例》如同一縷春風,對未來更充滿信心。
【出錄音】讓創業者心里更安定了,以前你不知道什么東西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條例》出來后更有底氣,像過馬路有斑馬線了、紅綠燈了,這樣我覺得創業方向更明確。【止】
據了解,《條例》將自明年3月1號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