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習,首先要全面、準確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切實提高理論素養。新聞的意識形態屬性,對新聞真實、客觀、公正要求的全面論述,新聞輿論工作的黨性原則,人民報刊思想,重視新聞傳播的社會效益,等等,都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內容。當今社會,受拜金主義和利益至上觀念的影響,虛假報道、低俗之風、有償新聞、有償不聞等新聞“公害”在全球范圍內不時泛起,引發社會大眾的廣泛質疑,這恰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基本原理的有力反證和現實呼喚。
2011年7月4日,英國《衛報》頭版頭條報道了默多克掌控的新聞集團下屬英國《世界新聞報》的竊聽丑聞。后據多報不斷披露出的消息,這些年遭受《世界新聞報》侵犯隱私的直接受害者達4000多人,而潛在受害者更可能高達1.28萬人。除了《世界新聞報》外,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的另外兩份報紙——《星期天泰晤士報》和《太陽報》也卷入這場“竊聽風暴”。在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之下,2011年7月10日,《世界新聞報》在報紙封面上以一句大字號加粗的“謝謝,再見”結束了其168年的歷史。其實,不只是《世界新聞報》,近年來一些國際知名的媒體或通訊社,也不斷曝出各種有違新聞職業道德的丑聞,例如BBC、法新社、《紐約時報》等。
在我國,2013年、2014年發生的兩起令全社會矚目的新聞“弊案”,也給我國新聞界敲響了警鐘。2013年10月19日,《新快報》記者陳永洲被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警方查明,從2012年9月26日至2013年8月8日,陳永洲等人在未進行實地調查和核實的情況下,捏造事實,通過媒體平臺發布關于某公司的負面文章共18篇,其中陳永洲署名的文章14篇,給某公司和廣大股民造成了巨大損失。2013年10月30日,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批準逮捕陳永洲。2014年10月17日,陳永洲被一審判刑1年10個月。
無獨有偶,2014年11月20日,21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沈顥等人被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依法批捕。在檢方指證的罪行中,沈顥領導下的《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網、《理財周報》3家媒體及8家運營公司涉嫌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犯罪;同時,沈顥還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個人犯罪。沈顥曾抒寫“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一張紙很小,但一張報紙很大;個人很渺小,但一個媒體人使命神圣”等意氣風發的文字。但是隨著職位升高,以及一些不良生態的浸染,沈顥逐漸迷失了自我。他自己深刻懺悔道:“莫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既失,后悔莫及。”
沈顥“初心”的丟失,以及一些媒體和個人的“失德”,正是因為未能堅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理念,同時也就喪失了個人的新聞理想和前進方向。面對各種紛亂繁雜的干擾和誘惑,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僅是保障新聞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石,也與新聞輿論工作者個人事業發展和價值體現息息相關。
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習,重要的是學習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事物、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西方新聞界秉持的所謂“新聞專業主義”,在一些具體操作層面的方法和經驗,可以學習和借鑒。但是,由于意識形態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差異,一旦上升到全局高度或者深入到本質層面時,照搬和模仿“新聞專業主義”的立場和主張,往往就會出現認識偏差和行為謬誤,甚至給黨和人民事業帶來嚴重后果。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應注意通過比較和鑒別,深刻認識其作為我國新聞輿論工作指導思想的科學性、先進性和有效性。
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習,還應結合我國國情和時代發展,不斷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拓展和豐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內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我國的發展和豐富,前提就是與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相結合。盲目照搬國外的新聞理論或者經驗,在實踐中難以解決我國的具體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5頁。
]面對傳播方式和傳播理念的日新月異、信息的多樣交換和思想的多元交鋒,我們應當打破思維定式,破除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不斷發出具有影響力和傳播力的主流聲音。只有這樣,才能把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習落到實處,推動我國新聞事業不斷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