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端網速度 紙媒深度 全媒呈現

2020-10-27 15:09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端網速度 紙媒深度 全媒呈現

  楚天都市報以增強傳播力建設為切入口,構建全媒體矩陣,將現有新聞生產優勢轉化為全媒體平臺上的強勁動力。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持內容為王不動搖,堅持全媒體運營不動搖,堅定不移融合創新。積極擁抱5G時代,讓技術創新驅動為轉型發展、融合發展賦能;積極拓展全媒營銷,讓整合傳播、融合經營、IP運營為突圍之路增添動力。

  近年來,楚天都市報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貫徹"移動優先"和"端網速度、紙媒深度"的理念,大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在報業寒冬之中,楚天都市報連續3年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2019年在全媒體用戶突破2200萬的同時,報紙發行量止跌回升、逆勢增長6%。內容生產、全媒運營、融合發展呈現出"優勢互補,此長彼長",多項指標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

  因勢而謀 ?謀定后動

  1997年1月,楚天都市報正式創刊。經過22年的辛勤耕耘,楚天都市報已經成為華中地區都市類領軍媒體,不論是新聞生產的數量品質、媒介經營的業績、履行主流媒體社會責任的重要作用,還是在融合創新、轉型發展中的積極探索,都有不俗的成績。

  凡屬過往,皆為序章。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受眾接受傳媒信息及服務的渠道、方式、手段、形態隨之而變。可以說,在這個風起云涌的新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楚天都市報要勇立潮頭,就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媒體轉型必須經得起市場的考量和優勝劣汰的篩選。

  找準新的市場定位、時空方位極其重要。從曾經的諸侯紛爭、滿城硝煙,到現在大浪淘沙、強者恒強,武漢報業市場資源聚集在極少數優質媒體手中,楚天都市報對于進一步做大做強有著充分的信心。牢牢把握、鞏固區域市場的龍頭地位,是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全國的都市類媒體都在積極融合轉型,楚天都市報必須要有對標超一流同行的雄心,勇于自我革命、大膽實踐、守正創新,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不斷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是否有敢拼刺刀、守好陣地、敢于勝利的氣魄和意志,是突出重圍、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必由之路。

  我們堅信,好內容力大無窮,好報道張力無限。任何時候,內容為王永不過時,優質的原創內容永遠是稀缺資源,只有咬定優質內容生產不放松,才能充分彰顯出改革奮進的精氣神。

  2018年,我們推出《重磅》版,全年刊發重磅報道140余篇;陸續推出新欄目27個,充實各常規版面;出臺專項督導評估制度,對五類主要新聞產品每月通報、獎優罰劣。時政報道創新求變,僅一場外交部湖北推介會報道就獲得兩億多次網絡點擊量;人物報道用心用情,"烈火軍魂李道洲""匿名助學的中國好同學""運動醫學輕松哥"等30余組典型人物報道生動感人。

  今年以來,傾力策劃打造《幫到底》《市民有約》《楚望臺》等一批名專欄,策劃"尋訪荊楚好老師""20助貧困大學生"等品牌公益活動。湖北4人入選2019年全國道德模范,其中3位由楚天都市報率先發掘報道。2月15日,楚天都市報與母報湖北日報共同發掘、全國首發獨家報道了60多年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老英雄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入圍共和國勛章人選。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于金秋十月在武漢舉行,我們推出《春天的誓言》《鏗鏘的足音》《軍運會倒計時100天》等系列特刊累計100多個版,全方位、立體化呈現江城人民的精心準備。《涼山忠魂 漢水永思》《湖北艦上湖北兵》等全媒體報道凝聚力量,"父愛如槳500天""廉租婆婆官恩蘭""‘熱血’汽配城"等10多例凡人善舉溫暖人心。

  堅持原創,出擊新聞現場,大事看楚天;關切民生,守望城鄉生活,服務看楚天;深入基層,發掘先進典型,人物看楚天;輿論監督,弘揚社會正氣,監督看楚天……

  堅守優質內容生產,擦亮了楚天都市報的品牌。2004年起,楚天都市報連續16年登上"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2018年,我們的品牌估值達115.39億元,比2017年增長超20億元。今年達138.46億元,較去年增加23億多元。

  伴隨著各種新興媒體形態的出現,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楚天都市報必須做好媒體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加快構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

  前瞻未來 ?高點布局

  媒體融合發展從何破題?構建全媒體矩陣,前瞻未來,高點布局,將現有新聞生產優勢轉化為全媒體平臺上的強勁動力,以增強傳播力建設作為切入口。

  2010年,楚天都市報官方微博在新浪開通;2013年,官方微信公眾號開通;2015年"看楚天"APP、楚天都市網端網合一運行。截至9月,除紙媒平穩運行外,楚天都市報官方微博粉絲已達1628萬,微信公眾號粉絲量突破170萬,"看楚天"APP下載量逾70萬。

  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傳播體系逐步形成。楚天都市報今日頭條號粉絲達133萬,百度百家號粉絲達30萬,"楚天視頻"微博粉絲達118萬。2018年以來,相繼開通了25個騰訊企鵝號、12個支付寶生活號,還有UC大魚號、新浪看點號、抖音號、人民號、趣頭條號、快手號,形成全網覆蓋、用戶超過2200萬的全媒體傳播平臺。

  數年前,隨著移動通信技術、音視頻流媒體技術、直播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們預判短視頻將成為報紙融合轉型的"天王山",將內容的短視頻化提升為戰略重點,力爭使記者的現場新聞生產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發揮到極致。

  2017年起,我們盡遣精兵強將、傾力投入短視頻領域,推出"楚天視頻"這一創刊20年來首個獨立于報紙之外的新形態新聞產品。當年即發布視頻新聞2000余條,單平臺播放超過1000萬的新聞有10多條。

  2018年,抖音號開通后,立足新聞的鮮活呈現,集中做了網絡表達的轉化,粉絲已達12萬,獲贊超過254萬,僅今年就有多條作品播放量超過2000萬次。

  移動直播也從過去的一年幾十場不斷跨越,2017年百余場、2018年400多場、2019年目標400至600場,每年都上新臺階。《名醫來了》《名師來了》《名律師來了》《名家來了》的"名"系列直播專欄,贏得了受眾的口碑。在重大突發事件現場,楚天都市報記者及時播報。近兩年,先后推出由14名記者擔綱的"網紅專欄",通過官方微信公號、"看楚天"APP、今日頭條號傳播,涵蓋政策宣講、民生服務、健康咨詢、市場消費、文化娛樂等,網絡關注度逐步增強。

  融合不是簡單嫁接。對此,楚天都市報編委會有著清醒的認識:離開了體制機制的保障,新聞生產就會在終端發生"腸梗阻",記者"不敢、不愿、不能"的負面情緒就會危及事業的發展、工作的推進。

  基于此,2017年7月2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指揮集成中心正式啟動運營。指揮長由常務副總編輯擔任,另一位資深編委擔任中心主任,將新媒體部、評論集成部、新聞編輯部、出版校對部、運營拓展部整合納入其中。

  全媒體指揮集成中心旨在強化互聯網思維,體現移動優先、一體化發展方向,努力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共通。

  工作機制方面,值班老總加強策劃、調度和集成工作,通過每日上午的采前會、下午的編前會貫徹編委會意圖。各部門主任按分工落實采集、生產、集成、分發、反饋和全媒體運營。內容生產全面實行"先網后報"制度,所有新聞稿件第一落點必須實時編發至各新媒體平臺,晚間再擇要編發至紙媒。中心下設的各部門集中辦公、建設中央稿庫的做法,確保了這一體制的正常運行。

  激勵機制方面,確定了新媒體稿件基準稿分制度,區別于見報稿分,激發記者優先在新媒體發稿的積極性。設立爆款獎,激勵記者生產有傳播力、影響力的優質內容。

  堅守初心 ?守正創新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守正是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早在創刊之初,楚天都市報就確立了"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的辦報宗旨,并印刷于報頭之下,報紙成長中的每一個華彩樂章都是踐行這一宗旨的具體體現。

  我們認為,無論時代和技術如何發展、傳播環境和輿論環境如何變化,只要堅守為民服務的初心,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遠離快餐式、浮光掠影、媚俗新聞的喧囂,堅持內容為王不動搖,堅持優質原創內容生產不動搖,堅持全媒體運營不動搖,堅定不移融合創新,就能令我們攻堅克難、突出重圍、轉型發展。

  讓新聞報道向市民貼近再貼近。兩年來,開辦《幫到底》《跑腿》《市民有約》欄目,立足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年發報道累計近百個版。

  我們從新聞報道跳出來,深化為民服務。連續6年,楚天都市報聯合湖北省司法廳開啟"幫農民工討欠薪行動",累計為萬余民工討回欠薪1.13億元。連續20年舉辦"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總計募集助學善款逾2.2億元,幫助超過6.3萬名荊楚學子昂首走進心儀的校園,開啟嶄新的人生。

  深耕武漢市場,守好龍頭區域。2018年,聚焦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成立了武漢新聞部,相繼派出編委和副總編輯兼任部門主任,傳播正能量,講好武漢故事。

  聚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楚天都市報以武漢新聞部為主要力量,與軍運會執委會共同策劃、承辦了"全球百家媒體行"活動,極大地提升了武漢的城市美譽度。以"軍運"為主題,我們先后推出了軍運環境整治、軍運橋梁整治、軍運安全隱患整治等多組重磅新聞報道。在軍運倒計時100天之際,推出了88個版的大型服務特刊《沖刺的號角》,全方位報道全市各行各業迎接軍運會的積極行動。

  2018年和2019年,楚天都市報推出系列微信創意長圖推文《張之洞的貓》,全方位展示武漢漢陽區城市新形象,報道形式贏得廣泛認可。2019年8月,推出"探訪江城地理標志農產品"系列報道,介紹全市獲得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產業,展現各區政府對產業發展的支持。

  挖掘底層草根人物,傳播城區正能量。2017年,楚天都市報推出"南湖煎餅姐"系列報道,聚焦洪山區一名年輕母親每天賣煎餅救治白血病丈夫和腦癱兒子的故事,通過報紙、視頻直播、微信微博等全媒體的形式持續報道后,獲全國千萬網友點贊。在2017年"好記者講好故事"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中,記者何婷以《一張小餅 滿城大愛》為題講述了"煎餅姐"全媒體報道歷程。

  用互聯網思維指導內容生產,做好全媒體策劃、全媒體傳播。今年3月,四川涼山發生森林大火,30名消防員犧牲。在犧牲人員中有一名湖北籍勇士:汪耀峰。我們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赴英雄家鄉和所在消防隊采訪,3天內新媒體平臺發布相關視頻24條,報紙連續刊發8個版的重磅報道。烈士回家鄉安葬當天,我們做了3場直播,合計觀看量達391萬;微博上,《回家!》有150萬次播放量,《消防員收到神秘外賣,好心人含淚說出心里話》,獲得93萬次播放量。相關內容在微頭條上,播放量64萬,微信達到10萬 ;抖音發布《汪耀峰:愛跳街舞的陽光男孩》等5條短視頻,累計播放量超千萬。

  在這次報道中,重大報道全媒體協調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編委會領導下,確定由機動部牽頭,城區部、新媒體部、影像部、評論部均參與其中。每一個重要的節點,我們實施的都是全媒體策劃,從圖文報道、直播報道、短視頻報道到新媒體互動產品制作,一盤棋考慮,統一指揮調度。整體報道以"快"為先,緊盯新媒體平臺搶傳播、搶獨家,一體化生產、一體化發布得到充分展現。

  狠抓短視頻,爭奪"天王山"。短視頻是眼下傳統媒體特別是紙媒融合轉型必爭的制高點和決定勝敗的"天王山"。2018年7月,外交部在藍廳向全球推介湖北。我們密集推出了50余條短視頻專題"你好,這里是湖北",分為城事篇、人物篇、美食篇。2條微信《剛剛,湖北8分鐘,震撼全世界!》《剛剛宣布!兩天后,湖北將驚艷全世界!這次外交部也出面了……》點擊量達156萬。15條抖音短視頻點擊量超過450萬,一個H5點擊量達600多萬。微博設置話題#你好,這里是湖北#閱讀量超過1億次。

  今年以來,楚天都市報的短視頻產品更是加快了欄目化、系列化、品牌化的步伐。與UC大魚平臺合作的《炯炯楚天》欄目注重傳播正能量人物故事,制作了多期節目;專注生活百科的《一分鐘GET新技能》、記錄城市發展的《城市印記考察隊》、針對"吃貨"人群的《美食每刻》播出頻次均較同期有較大增長。7月起,以GIF動圖為形態的《動楚天》專欄在官方微博上線。8月,記錄城市生活和風貌的《武漢日記》《云瞰楚天》攝影專欄上線,其他長圖和H5產品也形成發布常態。同期,楚天都市報快手號開通,粉絲量快速增長。

  重整行裝 ?砥礪前行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進新時代,都市類媒體的轉型發展、突出重圍之路,必將遇到很多不可預知的困難。但是,建設一流新型主流媒體的戰略目標不容動搖,加快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使命不容懈怠,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傳播主流價值觀、踐行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宗旨的職責和使命不容偏廢。

  不日新者必日退。樹立新理念、掌握新方法、運用新技術、探索新模式,是楚天都市報不忘初心、重整行裝再出發的根本選擇。

  突圍路上,至少應把握好兩個方向:

  積極擁抱5G時代,讓技術創新驅動為轉型發展、融合發展賦能。面對5G,至少可以在幾個著力點上做好預判、積極布局:發掘大數據生產力,打好信息服務牌;推進技術與內容深度融合,打好科技驅動牌;拓展信息可視化,打好創意思維牌。用好的內容,真正滿足受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高質量信息服務的需求。

  今年,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斥資5000多萬元,用于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在建設5G全媒體訪談廳、私有云和備災機房的同時,5G全媒體演播廳建設業已啟動。楚天都市報、荊楚網(湖北日報網)等集團子媒子網作為重要的使用單位,從立項、招標、設計、施工直至最后的驗收、使用,均全程參與、博采眾議。

  7月起,楚天都市報制定并通過了新媒體平臺提檔升級方案,計劃兩年內提升新聞采集、生產、分發、反饋能力,重點是5G環境下的單兵作戰能力。同時,積極聯系5G軟硬件提供商達成戰略合作,尋求高校相關院系合作建設5G新媒體實驗室和實訓基地,深入研發新聞報道、信息服務、城市服務等場景化應用。

  積極拓展全媒營銷,讓整合傳播、融合經營、IP運營為突圍之路增添動力。我們初步確定了版權運營、廣告經營、活動營銷、數據業務、媒介代維、垂直經營、傳媒電商 社群營銷等多個全媒體業務板塊,力求小步快跑、務求實效。

  其中,版權運營分為版權授權、定制生產、侵權維權3項業務。計劃進一步明晰知識產權歸屬,規整數字資產,盤活存量資源,夯實內容變現基礎;與流量平臺開展定制化內容,滿足分眾化需求;運用技術手段加大維權力度,通過法律訴訟維護合法權益。

  垂直經營瞄準細分化市場,穩步推進"生材網"建設,拓展以省域建筑企業為目標的集中招標采購建材市場;穩步推進"楚天名醫"客戶端建設,拓展省域居民醫療和健康咨詢市場。

  社群營銷則以報紙讀者、平臺粉絲、全媒體用戶為目標,依托大數據用戶系統、微信小程序和"看楚天"APP,整合報刊發行渠道和隊伍資源,立足武漢開展網格化網絡營銷,實現楚天都市報品牌影響力向消費購買力的轉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楚天都市報轉型發展之路,只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第一步,依然需要砥礪前行、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深度融合、轉型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張澤月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6988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宁远县| 屯昌县| 台州市| 龙口市| 驻马店市| 平塘县| 习水县| 台南县| 克什克腾旗| 酉阳| 宁都县| 十堰市| 长乐市| 原平市| 兴业县| 新疆| 江达县| 称多县| 扬州市| 岐山县| 伊通| 永清县| 灯塔市| 葵青区| 清镇市| 嵩明县| 沿河| 兰考县| 钦州市| 曲阳县| 临西县| 景泰县| 百色市| 东乡族自治县| 涿鹿县| 繁昌县| 陆河县| 札达县| 民勤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