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韜奮獎參評人員獲獎作品登記表
報送單位 |
北京記協 |
||
作者姓名 |
馬宏 |
作者工作單位 |
北京廣播電視臺 |
作品標題 |
無影燈下的生死博弈 |
||
刊播單位 |
北京電視臺 |
刊播日期 |
2014-08-30 |
字數(時長) |
56分 |
作品體裁 |
電視作品電視專題專題 |
獲獎證書類別 |
其他 |
||
推薦理由 |
推薦理由(采寫簡況、作品評價、社會效果、獲獎情況)? 《無影燈下的生死博弈》是北京衛視醫療紀實欄目《生命緣》的作品,本期節目記錄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生陳彧,在執行一臺成功率不足30%的高難度心臟手術前后,與患者及家屬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作為《生命緣》的代表作,本期節目融合了新聞視角、紀錄片語言和跟隨式報道的特點,是對醫療節目電視語匯的大膽創新,也是對新聞記者“四力”與“走轉改”精神的極致體現。節目團隊在北大人民醫院晝夜不停地連續拍攝一個月時間,拍攝素材總時長超過3000分鐘,成片比例接近100:1。節目創新使用了醫療直升機、吸附式攝影機和醫院監控鏡頭等多種“非常規”機位,為故事提供了多元化的敘述視角,《生命緣》也成為國內首檔綜合使用直升機和吸附式攝影機拍攝的醫療紀實節目。? 本期節目在北京衛視周六晚間21:08黃金時間播出,超過了同時段眾多明星綜藝節目,取得了收視率前三的優異成績,并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贊譽。《生命緣》播出期間,正值醫患關系成為社會熱點,節目旨在通過記錄醫院里的救治故事,宣傳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大愛仁心的職業品德,引導公眾對醫護工作者的理解支持,構建和諧美好的醫患關系。所以,本期節目并沒有停留在對一臺高難度手術的“獵奇式”記錄,而是向價值觀的縱深掘進。故事的“高潮”從手術結束后才真正開始,經過12個小時的連續手術,陳彧醫生沒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他的付出贏得了家屬的理解,在安葬完丈夫后,妻子帶著孩子特意回到醫院向陳彧表達感謝,節目對于醫生職業的刻畫和對生命價值的啟迪,在此時得以升華。? 《無影燈下的生死博弈》榮獲第二十五屆中國新聞獎電視專題類一等獎,《生命緣》隨后又榮獲了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電視紀錄片類一等獎,并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年度創新創優節目。《生命緣》節目連續播出6年時間,推動了醫療衛生政策和科學知識的普及,推動了醫患關系的和諧構建,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2020年1月23日,《生命緣》團隊又成為北京市第一支進入醫療隔離區采訪報道新冠肺炎的新聞隊伍,欄目組先后派出26名記者攝像,進入北京和武漢的定點醫療機構,跟隨拍攝抗疫前線醫護工作者。市委宣傳部長杜飛進同志兩次對《生命緣》做出批示,稱贊《生命緣》欄目是一支專業敬業、作風過硬、善打硬仗的隊伍,是踐行“四力”的典型,值得全市新聞采編隊伍學習,并把《生命緣》稱為“英雄的團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