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生豬價格不斷攀升——保供穩價慢不得,轉型升級等不起

2020-10-23 16:11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生豬價格不斷攀升——保供穩價慢不得,轉型升級等不起

  

  今年6月份以來,不少家庭主婦發現豬肉貴了,還貴了不少。此前二十幾塊錢1公斤的豬肉,現在賣到了三十多塊。漲價的直接原因是生豬產能的下降。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全國生豬存欄已連續7個月下降,7月份同比降幅更是達到32.2%,降幅之大近十年未有。產能連降,肉價攀升,家庭主婦皺了眉,更驚動了黨中央、國務院。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哈爾濱考察時專門到菜場問價,特別關注豬肉漲價情況。8月底,國務院先是開了常務會,又專門開了電視電話會,主題緊緊圍繞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

  周期性價格波動,似乎是生豬市場常態,但這一輪漲價,原因卻比較復雜。遠的說,去年2月份開始,生豬價格周期性下行,養豬業不景氣,養豬場戶"不想養",形成了一輪去產能周期。近的說,非洲豬瘟疫情致死率高,沒有有效疫苗,很多養豬場戶"不敢養"。還有一些長期性因素,比如,發展養豬業地方財政沒稅收,還要貼錢、要占地,要承擔環保責任、防疫責任、食品安全責任,有些地方政府覺得不劃算,禁養限養層層加碼,"不讓養";還比如,養豬場戶缺乏擔保抵押物,長期存在的融資難問題導致農民"缺錢養"。從母豬懷孕到育肥豬出欄約10個月,沒有及時補欄的后果剛好在今年6月份開始顯現。

  盡管今年豬肉減產已成定局,但考慮到替代品禽牛羊等生產發展較快,適當進口增加,以及豬肉消費下降等因素,今年肉類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老百姓碗里不至于缺肉。不過,我們卻絲毫不能掉以輕心。俗話說,豬糧安天下。碗里有肉是小康社會的一個基本標志,是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直觀感受。如果不能盡快遏制生豬生產下滑勢頭,一旦豬肉市場嚴重短缺,價格遠超普通群眾承受范圍,老百姓吃不到、吃不起豬肉了,必然會影響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因此,考慮到生產周期,要打贏豬肉保供穩價之戰真是慢不得!當前,必須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和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循因施策、對癥下藥,拿出一系列大招、硬招、實招,千方百計扭轉生豬產能下滑勢頭,千方百計保障市場供應。

  加快恢復生豬生產,這是火燒眉毛的要緊事。治急癥要用猛藥,只要是對恢復生豬生產有用,該使出來的招都要使,能用的辦法都要用。比如,以種豬場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開展生產救助,穩定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發揮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作用,帶動農戶補欄增養;優化種豬跨省調運檢疫程序,打通仔豬、種豬及冷鮮、冷凍豬肉運輸"綠色通道"等,用足政策工具箱,加速恢復生產。

  抓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相比之下這是個慢工程,卻來不得半點松懈。在有效疫苗研制出來之前,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摸清底數,真實全面掌握疫情,強化疫情傳播重要關口、重點環節的監管,把已發生的疫情控制住,竭力避免發生新疫情。

  還要好好治一治有些地方不愿養豬的心病。落實環保要求無可厚非,但以此為借口"甩包袱",采取不當行政手段以"禁"代"治"就不對了。必須立即取消、堅決糾正超出法律法規范圍的禁養限養規定,對確需關停、搬遷的規模化養殖場,要支持異地重建,不能"一拆了之"。

  也要多措并舉提振養豬場戶的信心。信心貴比黃金,要盡快將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疫病撲殺補助、規模養殖場臨時性生產補助、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險、養殖場戶貸款貼息等政策落實到位,用真金白銀的支持增強養殖場戶的補欄底氣。

  盡快恢復生產的同時,市場這頭也要關注到兩個群體。一是困難群眾,要及時把價格臨時補貼發放到他們手中,避免因漲價吃不上肉;二是投機商販,要加強市場監管和行政處罰,一旦發現捏造散布謠言、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查處一起,曝光一起。

  戰略上高度重視,戰法上迅速得當,相信打贏這場生豬保供穩價之戰指日可待。然而,偶然中蘊含著必然。造成此輪豬價上漲的偶然因素疊加在一起,暴露出我國生豬產業規模化養殖比重偏低,活豬長距離調運弊端多,基層防疫體系不健全,養殖糞污處理不到位等深層次痛點。

  如果說保供穩價是當務之急,那么產業轉型才是治本之策;如果說保供穩價慢不得,那么產業轉型更是等不起。只有加快建立起現代化的生豬養殖、流通、防疫體系,才能從根本上降低豬周期發生的頻次和波動幅度,避免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再次出現大的反彈。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要干的事很多,"重中之重"要推動養殖體系實現"小散弱"向規模化轉變,流通體系實現從"運豬"向"運肉"轉變。如此,先進技術應用、疫病防控、綠色養殖、質量安全等產業轉型預期才能真正實現。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促進生豬散養戶與現代化養殖體系的有機銜接,不能搞強制退出,保護好農民利益;要加快建立銷區補償產區的長效機制,引導生豬屠宰加工業向養殖集中區域轉移,調整利益格局,充分調動主產區積極性。

  總之,如何讓市民買得起、又讓農民增收入,怎樣讓主產區養豬有實惠、又要讓主銷區吃肉有保障,這是擺在我國生豬產業轉型升級面前的緊迫課題。答好這一課題,我國生豬產業才能煥然一新,老百姓碗里有肉也才能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張澤月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5899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巴里| 格尔木市| 兰州市| 泊头市| 犍为县| 彭泽县| 梁山县| 和硕县| 佛坪县| 黄梅县| 樟树市| 黄骅市| 新沂市| 威海市| 乐至县| 乌拉特中旗| 兰州市| 赞皇县| 抚顺县| 攀枝花市| 平泉县| 平乡县| 介休市| 车致| 石嘴山市| 天津市| 五莲县| 健康| 五常市| 武宁县| 延庆县| 资兴市| 舒城县| 西昌市| 南宫市| 临洮县| 高尔夫| 辽宁省| 壤塘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