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代表作基本情況【上半年】
上半年代表作標題 |
《交通新聞熱線》?(主要內容;九成建筑垃圾流進黑渣土場,正規消納場只開協議不收渣土) |
發表日期 |
2019-5-17 |
作品評介 |
近年來,北京城市建設進程和疏解整治力度步入“快車道”,由此產生了大量建筑垃圾。根據2019年4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數據,全市積存建筑垃圾近3700萬噸,分布在570多個點位。這么多的建筑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和利用,將產生巨大的危害。本篇報道就是一篇反映城市建筑垃圾隨意處理、揭露建筑垃圾處理“黑色”鏈條的調查性報道。記者從建筑垃圾從業者反映絕大多數建筑垃圾進入“黑渣土場”的問題線索切入,通過深入調查,將“黑渣土場”運作流程、建筑垃圾非法傾倒、“黑渣土場”猖獗經營、部分正規消納場只開具協議卻不收建筑垃圾等亂象一一曝光,并進一步分析了建筑垃圾處理不當給社會、環境和資源帶來的嚴重危害,點明了建筑垃圾合理化、科學化、資源化處置的出路,強調通過科技手段處理建筑垃圾只是手段,更重要的還是要切斷建筑垃圾處理的“黑色”鏈條。整個報道層層遞進、邏輯縝密,調查現場鮮活,語言平實,分析問題有理有據,播出后引起社會關注,北京多部門聯合采取行動治理了建筑垃圾處理亂象。 |
采編過程 |
本篇報道的新聞線索來自北京交通廣播的“交通新聞熱線”65150808。接到建筑垃圾行業從業者爆料后,記者預先了解建筑垃圾處理方面的背景知識,隨后和爆料人一起到多家“黑渣土場”蹲守,深入違法經營無本買賣的垃圾消納場暗訪調查,采集到大量極富沖擊力的音視頻素材。隨后,記者又聯系到多位建筑垃圾行業從業者,通過他們的敘述和提供的一手資料,進一步還原了建筑垃圾行業的消納亂象。最后記者采訪建筑垃圾處置領域的權威專家,從專業角度分析了行業亂象的危害、成因和治理措施。報道中反映的問題引起北京市多個部門的重視。 |
社會效果 |
北京市九成建筑垃圾流入“黑渣土場”,這篇極具說服力的報道在北京交通廣播《交通新聞熱線》欄目播出后,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少聽眾通過熱線電話、新媒體平臺發來評論和建議,也有更多的媒體開始關注這一話題。報道引起了北京市住建委、城管委、公安局等部門對建筑垃圾處理問題的重視,他們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摸排檢查行動,并下發了多項工作通知,嚴厲打擊非法從事建筑垃圾運輸、傾倒、消納等行為,形成高壓打擊態勢,規范了行業秩序。 |
上半年代表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