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扭哥》系列公益動漫是廣西新聞網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動漫IP。動畫片定位人群為廣泛大眾,以科普知識為主要選題,制作大人小孩都能看得懂的動畫片。
在主人公的形象設計上,主創團隊選用了廣西著名IP《劉三姐》中的阿牛哥作為原型,結合廣西本土桂柳話讀音“阿扭鍋”為諧音而創作。因為名字中的“扭”字,設計師根據扭蛋的特點設計了主人公的頭部,并在頭上加了頭巾,保留了“劉三姐時期”男性的裝束特點。阿扭哥的腦袋被設計成透明可以打開的,從里面可以變出各種道具,這也很符合阿扭哥在動畫片里的定位:你身邊無所不知的高智商朋友。該角色形象鮮明,特點明顯,動畫片播放之后,立即受到網友廣泛關注。
為配合阿扭哥的解說,制作組還專門設計了一只擬人的小狗作為阿扭哥的搭檔,取名為“阿蹦”,這只狗的最大特色是尾巴末端的白色卷毛和腦袋一圈的花紋。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公益廣告系列”是該動漫IP推出后的第一個主題系列,主要講述的是阿扭哥教會大家在疫情期間的防疫科普知識。該系列動畫片一共制作了8期,每期時長1分鐘左右,其中6期制作成了英語版,供國外觀眾收看。
由于網上有很多戰“疫”動畫片,為避免題材的雷同,廣西新聞網發揮自身的媒體優勢,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公益廣告系列”精心挑選了與眾不同的角度和題材。
第一集講述的是辦公環境中三個極易傳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場所;第二集是為了配合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物資而制作的;第三集講述的是居家消毒應該注意的事項;第四集講述的是選擇口罩有哪些講究;第五集講述的是什么是冠狀病毒及這種病毒的特性;第六集是針對一線記者而制作的防護守則;第七集是針對“廣西空中課堂”而制作的,告訴孩子和家長疫情期間在哪里可以收看網上教學;第八集講述應該如何使用廣西為疫情推出的健康碼。
由于疫情期間員工無法正常在辦公室工作,該動畫片是制作團隊在自己家中完成,所有溝通和配合工作都在網上進行。廣西新聞網為加強疫情期間的新聞報道,專門設立了“戰‘疫’融媒體產品研發臨時群”微信群,所有與疫情相關的最新資料都會由各個群組成員自覺分享到群里。
編導對微信群里的材料進行篩選,確定選題后,由編導撰寫文稿。文稿審核通過后,分別發給主持人進行配音、發給動畫繪制人員繪畫。動畫片使用flash軟件制作,而配音則是主持人使用手機進行配音。在配音制作好后,立即通過網絡傳給動畫繪制人員,由繪制人員通過后期軟件將幾個主持人的聲音進行合成并變音處理,最后,將配音與動畫進行合成制作。為加強疫情防控的對外宣傳工作,《阿扭哥》系列還制作了英文版本。動畫審核通過后,編導立即與英文小組聯系,英文小組的主持人將中文的文稿改為英文文字及配音。由于英文的詞句長度與中文不同,所以英文版需根據英文的語速進行分段調速才能最終輸出。利用這樣的工作方式,制作團隊實現了2天出一片的高效率。
動畫片制作好后,嚴格執行三審制度,最后通過新聞網編輯投放到廣西新聞網、微信、壯觀客戶端、戶外廣告屏等各個平臺,并被制作成15秒的短視頻在朋友圈進行分享。
作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