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組織報送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 開辟中國大豆“第二戰場” ? |
參評項目 |
廣播評論 |
|||
體裁 |
? |
|||||
語種 |
中文 |
|||||
作 ?者 (主創人員) |
高祥 金威 牟維寧 胡萍 |
編輯 |
高祥 |
|||
刊播單位 |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
刊播日期 |
2018年10月19日18時13分 |
|||
刊播版面(名稱和版次) |
黑龍江新聞廣播《新聞聯播》 |
作品字數 (時長) |
8分30秒 |
|||
??︵ 采作 編品 過簡 程介 ??︶ |
2018年的中美貿易摩擦將大豆推向了風口浪尖。作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中國86% 的大豆消費都依賴進口,高度的對外依存度導致國內大豆供給極易遭遇國際貿易波動風險。同時,國產大豆一直是食品安全重要保障,黑龍江優質非轉基因大豆總產占全國一半,但種植面積和成本并不能有效滿足市場需求。當得知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生產的“中國非轉基因大豆”將首次大批量運抵國內的消息,記者敏銳捕捉到事件背后的戰略意義,第一時間遠赴俄羅斯跟進關注,最快速度完成本篇評論。 作品對跨境大豆種植與回運模式的龍江實踐給予了深度關注。赴俄開辟中國大豆“第二戰場”,關乎增加大豆國內市場供給、保障餐桌食品安全、化解糧食風險隱患、擺脫過度依賴進口等重大課題。本篇作品正是基于這些現實背景而創作,主題重大、立意深遠。 ? |
|||||
社 會 效 果 |
報道播出后,引起相關部門、國內企業和學界廣泛關注,“中國大豆外國生長”成功實踐起到積極示范效應,更多目光對準境外農業合作開發。黑龍江省也鮮明提出發揮對俄合作排頭兵作用,加強對俄農業合作,建設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越來越多企業通過“走出去”加快大豆產業布局,更好地利用境外農業資源,開展廣泛的技術合作,彌補國內非轉基因大豆需求缺口,提升中國農業國際競爭力,在國際舞臺上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 |
|||||
??︵ 初推 評薦 評理 語由 ??︶ |
當下國際形勢錯綜復雜,中國更是把對外開放作為提升中國農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黑龍江肩負著保障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黑龍江農業怎么“走出去”?如何更好為國家糧食安全護航?怎么為百姓餐桌提供更為安全優質的大豆產品?又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報道對這些核心問題給予深入關注和探討。黑龍江對外農業步伐越來越快,合作內容越來越高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構筑更為厚重的基石,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筑牢更為穩固的防線。整篇評論邏輯清晰、觀點獨到、分析透徹、發人深思,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