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Close
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獎項參評作品推薦表
(新媒體品牌欄目)
專欄名稱 |
新京報快評 |
創辦日期 |
2016年4月1日 |
||||
發布單位 |
新京報 |
2018年度 發布總次數 |
不少于1200次 |
||||
發布平臺 |
新京報評論公號 |
||||||
主創人員 |
集體(于德清、孟然、陳靜、佘宗明、李冰冰、王言虎、肖隆平、胡博陽、楊林鑫) |
||||||
編輯 |
集體(孟然、陳靜、佘宗明、李冰冰) |
||||||
專欄簡介 |
(見附頁) |
||||||
推薦 理由 |
1,數量大,品類多。新京報快評既有站位高、格局大的時事類評論,也有很多饒有趣味的社會評論,執筆者則涵括了包括許多專家、官員、學者、媒體人等在內的作者庫。 2,正面引導,積極穩健。圍繞新時代的新氣象、新現象,新京報快評總是及時介入,結合現實,正面解讀其價值、打撈其意義。 3,有速度,有深度。很多快評都是第一時間快速發出,也對很多新提法、新措施進行了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解讀和剖析。 4,影響廣泛,反響積極。這些評論在新京報報、網、端刊發,并在全網分發,包括微信公號、頭條號、一點號、百家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全平臺發布。很多文章都取得廣泛傳播,跟帖區也多是正向反饋,引導輿論效果明顯。 ? |
||||||
初評評語 |
“立于北京而懷遠,彰顯法治和人文,積極穩健有見地”,是《新京報快評》的主要理念。《新京報快評》真正體現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先”,同題操作通常都是第一個發聲。像2018年全國兩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都是在全國媒體中首個發聲。《新京報快評》在對重大事件、熱門話題快速發聲后,經常會繼續跟進,從各個角度將事件或政策說透。像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一出來,就連著推了10多篇評論;全國兩會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組織系列評論。這也更好地對政策法規起到了宣傳作用,在公共事件上也更有力地引導了輿論。《新京報快評》文章2018年被評為北京新聞獎一等獎、中國人大新聞獎等獎項。 |
責任編輯: 張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