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真唱是職業道德更是入行門檻 |
參評項目 |
評論(新媒體) |
字數/時長 |
1469字;0時0分0秒 |
語種 |
中文 |
作者 (主創人員) |
蘇墨 |
編輯 |
劉文寧、吳迪 |
原創單位 |
工人日報社 |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
工人日報客戶端 |
刊播日期 |
2023-12-06 09:59 |
||
作品網址 |
|||
作品簡介 (采編過程) |
“五月天”作為華語樂壇的知名樂隊,其演出一直備受矚目。然而,一場關于他們是否假唱的爭議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這篇評論在事件經歷了多次“反轉”和“實錘”后推出,直面泥沙俱下的流量熱點,以理性的認知、專業的分析,讓持續的熱搜擺脫情緒模式,以“為演出市場繼續繁榮、迭代發展夯實基礎”的高度進行探討。 這篇評論并未糾結于“五月天”的是非,而是以此切入,指出假唱頑疾本質是對觀眾的不尊重,以技術手段混淆視聽同樣有失職業道德。 其中“如果是假唱,不只是壞了良心、傷了口碑,也可能觸犯法律,傷害時下正在全面復蘇的演出市場秩序”“真唱是演唱會的底線。如果沒能力真唱,那就別唱”“如果沒有真心對待歌迷、觀眾,那就不要開演唱會”“唱不動是能力問題,如果因狀態不好而沒唱好,有了真誠的態度,觀眾也未見得不能原諒”等段落,以其干凈有力的表達被網友們廣為轉發。 評論以法律法規為準繩,點破混音這種技術手段造成的監管漏洞,在演出業爆發式增長的2023年,給過熱的行業,敲響了警鐘,更提出良策、凝聚共識,提出要以更高的藝術水準和職業道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篇評論邏輯嚴整、行文流暢、金句頻出,同時又讓人見之可親,讀之暢爽。 |
||
社會效果 |
此文在工人日報客戶端、工人日報微信及中工網首發后,引發廣大網友強烈共鳴,當日全網點擊量破2750萬,登上微博熱搜,話題閱讀量3855.6萬,紅星新聞、騰訊新聞等多家媒體以“工人日報評五月天被曝疑似假唱”為話題進行二次傳播,并進一步推動了相關機構對事件的關注與核實。不少網友留言引用“沒能力真唱就別唱”“給高價買票的觀眾一個交代”等文中觀點。 評論全面客觀的分析,對引領輿論起到了正本清源、定紛止爭的重要作用,為持續發酵的事件引導了流量的方向,匯聚了理性的共識。 |
||
初評評語 (推薦理由) |
此文刊發在“工人日報e網評”專欄,該專欄入選“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文章關注的“假唱”問題,既是網上熱點,又是民生熱點、經濟熱點,在眾說紛紜的輿論場,以其專業背景分析、對行業的深入洞察,引導了流量回歸理性。 文章順應媒體融合發展趨勢,既堅守新聞評論的思想性、建設性和現實針對性,又契合移動傳播的特點和規律,通俗好讀又深刻厚重,充分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和專業水準。推薦其參評中國新聞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