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絲路上的中國醫生 參評項目 典型報道(電視) ? 字數/時長 ? 0時24分04秒 體裁 新聞專題 ? ? 語種 中文 作者 (主創人員) 集體 編輯 集體 原創單位 湖南廣播電視臺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湖南廣播電視臺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湖南衛視18點節目帶 刊播日期 2023-10-1817:55 ? ? 作品簡介 (采編過程) 2023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也是中國向海外派遣援外醫療隊60周年。中國援外醫療隊對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踐行與成果,不僅展現了中國人民對和平的熱愛、對生命的珍視、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守望相助、共謀幸福的初心,亦有力地印證了中國在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方面的努力與擔當。中國援外醫療不僅政治站位高,并且60年援外,無論是對外醫療貢獻還是友誼締結,都碩果累累,素材豐富,故事感人。因此,湖南衛視新聞中心策劃新聞大片《絲路上的中國醫生》,于2023年9月,派出五路記者,分別前往塞拉利昂、尼泊爾、摩洛哥、坦桑尼亞、東帝汶五個國家的援外醫療一線采訪報道,記錄中國援外醫療隊在異國他鄉救死扶傷的故事。其中有的地方特別偏遠,記者需要轉幾次飛機,再坐車,又坐船,歷時30多個小時才能抵達,同時,攝制隊伍還需要克服水土不服、疾病威脅、時差影響等不利因素,在非常有限的采訪時間內連續工作。一個月內,節目組完成跨國出差、采訪、撰稿、審稿、后期制作,搶工搶時,最終,節目成功于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之際,在湖南衛視和湖南國際頻道播出。 ? 社會效果 節目在湖南衛視和國際頻道同步播出,通過記錄5個中國援外醫療隊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救死扶傷,及與當地同事、患者之間交往的真實經歷,塑造立體豐滿、鮮活感人的中國援外醫護形象,多維度豐富了中國國家形象構建內涵。節目播出后,收視率表現優異,前四集獲同時段省級衛視收視率排名第一,第五集排名第二,同時,節目組將節目精彩內容在全網分發,新媒體宣發150余條,全網累計播放量超1000萬,點贊30萬,評論8萬條,引發各方廣泛關注。 ? 初評評語 (推薦理由) 《絲路上的中國醫生》政治站位高,報道角度獨特,通過援外醫生在一帶一路國家救死扶傷的故事,展現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及中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整個節目從共建“一帶一路”宏大命題、中國援外醫療60年歷史以及不同國家中國援外醫療隊援助的事實中,深挖細節、以情動人,整體節目做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最終讓一張張鮮活可親的中國醫生面孔,凝聚成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多維度地豐富了國家形象構建內涵,是一次成功且有益的創新嘗試。
集體人員名單
作品標題:絲路上的中國醫生?
作者(主創人員): 集體(范林、馬婉琳、童歡、唐棠、朱丹、張思思、丁玲、謝倫丁、李建飛、龔文彬、李銀、蔣朝暉、胡俊濤、姜幸、莫原、杜登偉) |
編輯: 鐘益帆、王楠、胡順江、陳慧、盛莎、曹旭芳、李歡、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