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 “星城”移動服務 |
參評項目 |
應用創新(新媒體) |
? |
? |
字數/時長 |
00時00分00秒 |
主創人員 |
彭勇、潘開政、何超、周虎踞、齊波、雷艷飛、崔希芳、舒鑫 |
編輯 |
魏夢冬、吳奕鋒、楊明亮 |
原創單位 |
長沙市廣播電視臺 |
發布平臺 |
“我的長沙”客戶端 |
發布日期 |
2023-01-23 00:00 |
||
作品鏈接 |
|||
作品簡介 (采編過程) |
“星城”移動服務是長沙市廣播電視臺“我的長沙”客戶端打造的一款基于大數據技術底座,集資訊瀏覽、社交分享、意見收集、辦事服務、輿論監督于一體的應用創新服務產品。平臺積極拓展“新聞+政務+服務”功能,為市民提供個性、精準、智能化服務,在滿足公眾需求、提供公共服務、參與社會治理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其主要功能模塊有: 1.新聞信息采集開放平臺。平臺開發“熱點話題”板塊,與長沙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聯動,產出新聞內容,回應市民關切。2023年,“熱點話題”創建話題407個,用戶發布動態內容超8000條,總點擊量超2200萬次。平臺上線“我要找記者”、“我要找律師”、“噪音污染舉報”等模塊,市民維權、問政更加便捷。 2.政務服務平臺。平臺聯合長沙市公安局、司法局、衛健委等部門為市民提供全流程“掌上辦”服務。 3.民生服務平臺。平臺打造交通出行、健康醫療、住在長沙等15個特色專區,提供便民服務。 4.數據中臺。平臺采集用戶屬性和行為方面的海量數據,構建較為完善的用戶標簽體系,目前共有三級用戶標簽7356個,標簽數據量達2.11億條,初步實現新聞和城市信息的本地化精準分發,大幅提升主流媒體的傳播效率。 |
||
社會效果 |
“星城”移動服務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與主流媒體優勢和城市服務功能緊密結合,實現媒體功能的優化、拓展和傳播效能的提升,促進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 1.提升新聞生產效能。通過“服務帶資訊,資訊帶服務”,提高采編部門采集編發能力。如2023年2月,平臺向本地車主精準推送“長沙車主注意!這五類違停行為車輛將被拖移”資訊,引發市民共鳴。短時間內收到違規停車反饋1329條,經大數據分析篩查提取后交由采編部門對接交警、城管等開展檢查執法行動,發布新聞報道20余篇。 2.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平臺打通122個市直部門單位,匯集熱門服務2381項,實現全流程“掌上辦”,累計服務市民6.4億人次。其中“中小學生入學報名”在線服務55萬人次,“居住證辦理”完成辦件量46.8萬人次。 3.提升平臺傳播效能。通過數據分析,平臺分群推送信息的平均點擊量為全量推送的15倍,效果顯著。2023年1月,平臺聯動長沙市衛健委緊急上線防疫物資免費申領服務,為市民免費投放“防疫健康包”五批共計43萬余份。同時,聯動衛健等部門向“老弱病孕”群體精準提供“送藥上門”服務8900多份,用戶點贊留言上萬條,引發強烈反響。 |
||
初評評語 (推薦理由) |
基于大數據技術底座,集資訊瀏覽、社交分享、意見收集、辦事服務、輿論監督于一體,牢牢抓住城市服務功能及其大數據資源,以數據和智能技術驅動,通過融媒體與智慧城市應用的融合創新,重建主流媒體的用戶連接,提升傳播效能,以“數字蝶變”加速“城市蝶變”,助力城市更聰明、生活更美好、發展更強勁。這種媒體融合創新模式,積極拓展“新聞+政務+服務”功能,對于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