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文學里的村莊 |
參評項目 |
系列報道(報紙) |
字數/時長 |
15153字 |
語種 |
中文 |
作者(主創人員) |
楊又華、曹輝、易禹琳、楊丹、龍文泱、廖慧文、陳普莊 |
編輯 |
集體 |
原創單位 |
湖南日報社 |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
湖南日報 |
刊播版面(名稱和版次) |
6-7版、4-5版、6-7版 |
刊播日期 |
2023-10-23到2023-11-03 |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
在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年、精準扶貧重要理念在湘西提出10周年之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年,湖南日報社黨組、編委會精心策劃,精選魯迅、周立波、馬烽、路遙、莫言、沈從文等10位文學名家筆下的故鄉重磅推出《文學里的村莊》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這是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后全國媒體最早推出的大型策劃報道之一。 在采編過程中,記者編輯牢記新時代黨媒文化主戰場的神圣使命,注重用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出的報道用生動的筆觸將名人名篇名村融為一體,歷史的滄桑與現實的洋流互相交織,既有時間的縱深感,又有空間的遼闊感,以極其鮮明的時代特色,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之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給鄉村帶來的歷史巨變。 做好產品的同時,湖南日報也關注在新時代有效傳播的重要性。一方面,全力強化視圖文融合生產這一創新點,按步驟推出了10個連版圖文報道、1篇湘江周刊封面文章、20篇評論文章、10篇湘遇文章、1篇湘伴文章和10期中視頻、40多個短視頻、10期海報、6期雙語視頻等新媒體產品;另一方面,主動尋求與兄弟媒體和相關單位的聯動,最終產生了良好的連鎖反應。 該報道一經推出,立刻在省內外“刷屏”熱傳,堪稱“現象級產品”。經各平臺全方位立體傳播,目前全網閱讀量超過10億次。 |
||
社會效果 |
整組系列報道被學習強國、中國作家網、中國記協網、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新華網、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數十家省級黨媒進行了全程推介與轉載,在百度、微博、抖音、今日頭條、傳媒茶話會等第三方平臺破圈傳播,目前全網閱讀量超過10億次。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刊發評論,國家新聞核心期刊《新聞戰線》以及《新湘評論》《城市黨報研究》刊發論文。中國人民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湖南省社科院等高校院所的教授學者積極撰寫評論文章。 湖南大學等高校作為課堂教學經典案例,在高校引發大學生重讀文學經典熱。 2024年第1期《散文選刊》作為“特別推薦”,在頭條位置精選了《文學里的村莊》中寫魯迅、周立波、馬烽、路遙、沈從文故鄉的5篇文章,創造了新聞作品作為散文入選名刊《散文選刊》的先例。 |
||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
鄉土文學是中國千年文脈的重要基石,是文化自信自強的精神原點,鄉村振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上的又一偉大實踐。《文學里的村莊》系列報道立意高遠、主題鮮明、注重融合創新,把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主線,緊扣文學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采用了視圖文融合的創新報道方式。 報道中既有對文學原鄉的記憶回溯,同時也準確把握了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報道中的視圖文結合構建了一場豐富多元的文學接力,各有側重的多種形態的產品根據時間節點推出,形成了密集的話題效應和宣傳聲勢。 總之,該系列報道把前置策劃、優質內容與創新傳播相結合,產生了出色的傳播效果,是一件優秀的新聞作品。 |
||
集體人員名單 |
編輯:劉瀚潞、蔡矜宜、黃煌、鄧正可、劉濤、胡雪怡、劉建光、曾益、鄒尚奇、李健、徐行、童迪、周林熙、胡志丹、龔文、宋太桓、郭宇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