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我從山中來 參評項目 系列報道(廣播) 字數/時長 0時20分52秒 語種 中文 作者(主創人員) 梁鋆、范凡、劉曉宇、陽岌、陶啟堂、張鴻飛、鄧俊宇 編輯 譚妍薇、吳霰、李卓茜 原創單位 廣西廣播電視臺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廣西廣播電視臺 刊播版面(名稱和版次) 綜合廣播《廣西新聞聯播》 刊播日期 2023-11-03到2023-11-07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題材重大,立意高遠。脫貧攻堅時期,廣西建設了506個集中安置點,將71萬貧困人口搬出窮山溝。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際,該作品聚焦廣西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生動展現搬遷群眾新生活,通過采訪具有“廣西特色”的易地搬遷后續幫扶經驗、實踐成果,探尋廣西減貧和振興密碼。 角度新穎,故事典型。廣西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成果持續鞏固,多項工作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通報表彰,多項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經前期采訪,記者選取馬黨成等5戶搬遷群眾為報道對象,5個家庭背后平凡卻不普通的奮斗故事,正是廣西堅定不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縮影,是廣西鄉村振興、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縮影。 調研深入,構思巧妙。記者深入廣西南丹、隆安、都安、田陽、賀州等地蹲點采訪,走進采訪對象生活、工作中,記錄他們易地搬遷后拼搏奮斗過程中的探索和實干、思考與困惑,圍繞易地扶貧搬遷這一國家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從就業幫扶、社區治理、產業發展、黨建引領、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多維度調研。作品既反映了我國易地搬遷工作的共性問題,又總結了廣西易地搬遷的獨特經驗。 社會效果 作品以一個個典型故事為觀察窗口,通過有溫度有深度的錄音報道配以記者手記,生動展現廣西各級各部門以及易地搬遷群眾所付出的努力,具有“廣西特色”的易地搬遷后續幫扶經驗、實踐成果也為我國各地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提供有益借鑒。除廣播播出外,廣西廣播電視臺官方APP廣西視聽同步推出音視頻報道,北部灣在線網站也對作品進行了刊播。全媒體傳播效果突出。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該作品聚焦易地扶貧搬遷的“廣西實踐”,以小切口反映時代重大議題,主題鮮明,意義深遠,敘事清晰,生動深刻,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和新聞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