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巔峰 參評項目 新聞紀錄片(新媒體) 字數/時長 4711字;0時23分23秒 語種 中文 作者(主創人員) 集體 編輯 集體 原創單位 人民日報社 發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人民日報客戶端 刊播日期 2023-09-22 20:48 作品網址 作品簡介(采編過程) 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前夕,中國運動員備戰杭州亞運會主題紀錄片《巔峰》發布。該片以備戰倒計時為邏輯,選取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男子團體、游泳隊運動員葉詩文、跳水隊雙人十米跳臺運動員全紅嬋與陳芋汐、武術隊運動員孫培原、龍舟隊作為拍攝對象,用23分鐘、5個篇章記錄他們的備戰歷程。 這其中既有個體項目,又有團體項目;既有奧運會比賽項目,又有亞運會特色項目;既有沖擊巔峰的故事,又有捍衛巔峰、重返巔峰等情節,多層次、多方位展現競技體育的魅力及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的精神、為國爭光的使命感。 強化紀實拍攝,走進幕后,記錄真實。該片策劃及攝制歷時三個多月,克服各類不確定因素輾轉五地跟拍,獲得大量不同于常規采訪的一手素材,用真實陳述打動人心、傳遞力量。 創新視覺呈現,根據不同項目特點,設計諸多特殊視角鏡頭,如第一人稱視角記錄運動員動作,水下攝影展現入水瞬間和水下姿態,航拍記錄龍舟隊員整齊劃一的動作等,帶來視聽沖擊。 突出創新表達,強化敘事節奏,增強信息密度,全片以高質量旁白串聯,以通篇金句為追求,內容取自體育,又超脫于體育,在故事中呈現人文體育精神,聚焦“冠軍”等抽象符號背后真實鮮活的人,讓用戶產生情感共鳴,收獲人生感悟。 社會效果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巔峰時刻,等你到來!”“這是一部‘含金量’極高的紀錄片!”《巔峰》上線后獲得廣泛好評,評論區成為網友為中國健兒加油助威的廣場。 在傳播效果上,呈現出既有高點又有長時段覆蓋,且長尾效果強的特點。 該片僅在人民日報新媒體渠道閱讀量就超5100萬,全網首頁首屏重點推薦,入選中央網信辦“2023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并被納入國家體育總局年度重點項目“中華體育精神頌”。 該片在上線后即以“全記錄”特點迎來傳播高峰,此后,隨著賽事進展,《巔峰》及其拆條內容又不斷產生新熱度,#全紅嬋陳芋汐水花消失術訓練日常##葉詩文克服瓶頸陰影再度奪金#等4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話題總閱讀量超1.6億。同時,紀錄片內容還被諸多媒體、自媒體轉發及二創,在B站、小紅書、抖音等多個社交媒體平臺多輪傳播。 除線上外,該片還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湖南衛視等諸多省級衛視重要時段播出,體現出小屏帶動大屏的渠道融合力量。 該片上線后次年仍有長尾效應。今年4月,在哈爾濱2025年第9屆亞冬會進入300天倒計時之際,《巔峰》在黑龍江全省的電視端和新媒體端展播。 通過一次產出多輪傳播,該片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廣泛覆蓋,增強了影響力。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巔峰》是對新媒體語境下紀錄片新語態的積極探索,在保持紀錄片內容系統、思想深厚的優勢之外,更注重新媒體語態創新,打造對用戶的實時吸引力。該片通過優化敘事節奏、創新表達語態、把準傳播周期,融合大小屏、多渠道的傳播能力,整合體育行業、媒體行業以及互聯網平臺的內外合力,一次產出多輪傳播,線上線下廣覆蓋,增強了傳播效果。 該片在內容上具有獨家性、思想性,獲取了大量一手素材,突破封閉備戰期間拍攝難度大等不利條件,做到貼近訓練和生活,具有很強新聞性和史料價值。 該片拍攝和制作精良,鏡頭表現力強,精心錘煉文本,特別是用大量具體鮮活的細節還原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展示出運動員挑戰自我、與自己賽跑的心路歷程,傳揚體育精神,讓“一直向前的日子里,腳下即巔峰”更可感可知,具有很強的思想藝術價值。 作者(主創人員):張意軒、梁昌杰、劉暢、朱笑熺、劉鎮杰、林淵、馮慧文、王靖遠 編輯:薛原、武衛政、余榮華、岳小喬、陳晨曦、厲衍飛、劉碩陽、孫龍飛、王亮、陶相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