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362個工作群 為基層干部“松綁”
“以前,各種各樣的微信群信息鋪天蓋地,大部分時間都在‘盯群’‘爬樓’回復信息,還要轉發一些推文。現在,微信群得到了‘瘦身’,我也有了更多精力接觸群眾、服務群眾。”這幾天,張家港大新鎮新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孫濤感到“一身輕松”,有了更多時間在社區里走訪。
孫濤的切身感受,源于張家港市開展的“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專項治理行動。數量該精簡的精簡,微信群能退的退掉,嚴控信息發布內容,沒必要說的不說……給“指尖”松綁,張家港從精簡微信工作群入手。
今年3月,由張家港市委辦公室牽頭,聯合該市政府辦公室、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等部門組成調研組,歷經30余天,走進13個區鎮、街道、機關及39個村、社區開展走訪調研,發出調查問卷500余份,聽取基層干部意見建議100余人次。
“我們在走訪調研中發現,很多基層干部每天都忙著瀏覽微信消息,生怕因疏忽漏看群消息,有些關注微信公眾號、點贊轉發微信推文等被納入考核,導致他們無法全心全意地到基層去開展工作,與群眾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張家港市委辦公室主任孫建忠說。
減基層之負,要從基層詬病之處發力。
張家港對各區鎮、街道、部門面向基層村、社區干部建立的公務工作群組全面開展清理工作。“對于‘僵尸類’‘空殼類’‘功能重復類’的工作群等予以清理解散;對因工作需要確需長期保留的工作群,進行清單化管理,避免出現信息交叉。同時不以群內消息代替書面通知,不隨意通過群組布置工作,嚴格制止一些意義不大的工作留痕行為。”張家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網信辦主任黃衛瓊介紹,目前,該市清理解散的公務工作群組達362個。
摒除“指尖”之苦,不僅僅“做減法”,更要抓“質”的提升。
針對政務新媒體、政務App,張家港將整治重點放在管理規范上:市級層面不再公布月度政務微信傳播指數排行榜;政務新媒體不得過度追求點擊率和關注度,一律不得強行要求村(社區)干部“簽到、打卡、點贊、轉發、刷分”,不得層層通報排名、層層下達推廣訂閱指標任務;各區鎮、街道、部門不得將政務新媒體閱讀量、轉發量、點贊數等數據作為評價村(社區)工作成效的依據,不得納入對村(社區)年度考核……一條條硬舉措,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騰出更多精力為群眾多辦實事。
記者了解到,張家港還推出集“城市‘e’管家”“12345”便民服務熱線等功能于一體的“聯動張家港”App。張家港市聯動中心通過該App對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匯總、分辦并反饋,基層網格員通過這一個端口就能上傳發現的問題、查看結果。“‘聯動張家港’App上線以后,以前置頂的幾個工作群都解散了,可以騰出更多精力解決群眾訴求。”張家港市樂余鎮樂余村網格員周春峰說。
下階段,張家港將針對基層干部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聚焦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老問題”“新表現”,精準識別、及時整改,推動基層減負工作落到實處,讓基層干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用在服務人民群眾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