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焦裕祿精神的新時代回響

2022-11-01 14:39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記者手記:一次難忘的追尋

  他們“承上啟下”:上面工作落實得不好,要追責;下面工作開展得不好,群眾要戳脊梁骨

  兩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伢子,兩個同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農家子弟,都在知天命的年紀為著相同的使命,燃盡了最后一絲力氣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2021年,立春時節,我們走進瀟湘大地,為了尋找“新時代的焦裕祿”。

  如今,已是歲末,我們的思緒仿佛還飄散在羅霄山區和武陵山區的深處,為著那兩個我們曾一路追尋的名字:黃詩燕、蒙漢。

  兩種離別

  翻看照片和視頻時,他們兩人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恰如其名:中共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文質彬彬,中共溆浦縣委原書記蒙漢卻風風火火。

  而他們犧牲的方式,也好像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一個安靜無聲,一個如烈火流星。

  我們走進黃詩燕在炎陵縣委大院的宿舍,那間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不忍再走進的屋子。站在簡陋的床邊,我們想象著他是怎樣默默忍受著那再也無法抵御的疲憊,然后握緊了拳頭;想象著他在劇烈的不適感襲來的那一刻,是否曾想拿起身側的手機……

  回溯黃詩燕犧牲的那一周,他其實有很多次“機會”可以重來:

  周一,他就因劇烈胃痛去了醫院,查出心電圖異常;周三,在醫院走訪活動中,他的臉浮腫了,卻沒等在場的醫生詢問就趕去下一程;周五,也就是他走的那一天,脫貧攻堅的工作調度會上,他的臉色蠟黃,講話有氣無力,同事們都勸他進一步做檢查……

  這也是人們最痛悔的事:這么“穩當”的人,怎會有這么大的“疏漏”?

  因為千頭萬緒的工作,實在容不得他顧念自己。

  古人曾說:郡縣治,天下安。縣委書記的頭頂是國家的大政方針,面前是百姓的急難愁盼,真可謂是“上有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他們“承上啟下”:上面工作落實得不好,要追責;下面工作開展得不好,群眾要戳脊梁骨。單單是翻閱黃詩燕辦公桌上的一摞摞文件和筆記,我們已覺頭昏眼花。也難怪他經常說:“不拼怎么行啊!”

  猝不及防,妻子彭建蘭至今還沒走出哀痛,始終拒絕我們的采訪。我們只能從他侄子的口中,了解那最后的送別。

  11月30日清晨,靈車緩緩繞城一周,悄然離開。彭建蘭只說了一句:“他生前最怕麻煩人,愿意這樣悄悄地回家。”

  翻看蒙漢在2019年7月7日的日程表,又全程實地還原了當天的路線,我們的腿腳像灌了鉛一般沉。約11個小時,3個鎮近10個點,一個56歲的人是怎么跑下來的?

  在多個視頻畫面中,我們看到,蒙漢不時在撫按心口。同事們懊悔啊——蒙書記平時很少做這個動作,是大家都忙得疏忽了這樣的反常!

  而當我們見到蒙漢妻子熊清波,她的堅強出乎意料,但她回憶時縮緊的肩膀、微顫的嘴唇,無一不透露出她在奮力抵御悲傷。

  遺憾已永難彌補:她為他求的平安符、向他報近況的抖音視頻,還沒有來得及送出去。那個曾經承諾“扛你到天涯海角”的老蒙,再也回不來了……

  兩種離別,同樣壯烈。命運看似無跡可尋,卻又為他們埋下相似的伏筆:兩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伢子,兩個同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農家子弟,都在知天命的年紀為著相同的使命,燃盡了最后一絲力氣。

  兩個問號

  還在長沙時,我們就聽說了炎陵黃桃。一位司機告訴我們:“好吃得很,但貴得很。”

  黃詩燕主抓的產業,會不會是個“政績盆景”?

  我們走進了黃桃種植基地,拜訪了桃農的新家,打開了黃桃的電商平臺,桃農們臉上的笑、手機里真實的訂單,打消了我們最初的疑慮。

  炎陵中村瑤族鄉平樂村的桃農朱圣洪家中有兩位喪失勞動能力的病人,我們問他:

  “能跟上趟嗎?干不動了咋辦?遭了災咋辦?”

  “能哦!我種得好!”他咧開嘴,“遭災也不怕,縣里比我們還急,黃書記都幫著賣桃。”

  2019年雨水多,炎陵黃桃眼看要滯銷。黃詩燕帶著干部群眾奮戰幾天幾夜,從儲運到外銷,打了一場阻擊戰。

  “這件事給了黃書記很大的危機感。”炎陵農技專家譚忠誠說,“就在他去世前不久,他還給我布置作業,讓我們思考如何以出口為抓手,推動產業升級。”

  只可惜,這份作業,譚忠誠再也沒辦法交給他……

  為了一顆顆小小的黃桃,黃詩燕操碎了心。他女兒黃心雨的一句話,讓我們感慨良久:

  “爸爸跟我說,遇到有人問你爸爸是做什么的,你就說是種黃桃、賣黃桃的農民。”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縣委書記的職責歸根結底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評價蒙漢,有人曾說他忙于補舊賬,溆浦的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可在北斗溪鎮,我們折服于他早早錨定的布局。

  2012年,滬昆高鐵要在北斗溪鎮過境設站。蒙漢上任后,迅速調研拍板,規劃建設連接周邊四個縣、覆蓋約10萬人口的交通樞紐,打造北斗溪特色小鎮。

  農網改造、打通斷頭路、連通電訊網絡、建設高標準公路……忙過一茬又一茬,趕過一程又一程,鄉鎮干部們的發條都擰到了極限。

  他們中,有的身體垮了,轉崗了;有的家人反對,調走了;人稱“女漢子”的時任北斗溪鎮黨委書記梁金華也扛不住了:

  “書記,我家三地分居,小孩還在長沙上學,我身體也覺得扛不住,要不換個人來干吧?”

  蒙漢的火爆脾氣一下子被點著了:“這么好的地方,就是一張白紙,如果我們不主動介入、主動作為,被破壞了、被落下了,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

  回憶起這段經歷,梁金華眼圈紅了,但她牢牢記住了蒙書記的深意:“抓住高鐵建設的契機,讓山里人的生活改天換地。”

  如今,高鐵站建成了,花瑤文化研學營地創收了,高速路也通車了……從當初不被看好到投資者絡繹不絕,北斗溪日新月異,坐擁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鎮、康養特色小鎮、美麗鄉鎮、文明鄉鎮等多個名號。

  我們望著這四周與文旅產業開發融為一體的青山綠水,不禁感佩:

  在深化改革中做文章,向高質量發展要效益……對于老少邊窮的貧困縣,哪一道考題不需要絞盡腦汁、拼盡全力?

  兩個赤子

  我們采訪了一百多位干部群眾。這兩個人的形象,在我們腦海中豐滿起來:

  以“歲寒三友”自勉的黃詩燕在縣委大院里是出口成章、口才一流的“黃老師”,而在家庭中,他是把“娶了一個好堂客”掛在嘴邊的好丈夫,是會給女兒留便箋殷殷囑托的老父親。

  蒙漢雖然催起工作來脾氣大、不留情,但對有困難的同志也是很細心、“心腸軟”。哄妻子,他會在微信里寫“沒有累死的漢、只有心愛的波”,對父母,他會在家宴中高唱一首自創的《丈母娘之歌》。

  他們不同,卻又驚人地相似:他們的宿舍,都是多少年沒有換過一件新家具;他們在任時的縣委大院,都是修修補補湊湊合合;他們對自己的吃穿用度那么不講究、不上心,而在民生事業投入上很“舍得”、很精心。

  最讓我們震撼的,是這樣一個細節:黃詩燕和蒙漢的女兒大學畢業后都被父親告知“自謀職業”,直到他們去世時還都在做臨時工。

  你可以理解父親嗎?蒙漢的女兒蒙雅回答:“他是我的父親,卻又不只是我的父親。”

  是啊!我們想起,在貧困戶范修橋家中,蒙漢掏出給孩子的助學金,對他說:“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我們又想起,在炎陵學校的教室里,黃詩燕擠在兩張課桌間,親身度量新建學校的設施標準。

  他們是父親,如大山般守望著一方土地的人民;

  他們是赤子,如烈火般熾熱地捧出了一顆心。(完)

  (采寫記者:劉紫凌 吳晶 陳聰 袁汝婷 屈婷)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 陳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80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怀安县| 特克斯县| 福贡县| 太和县| 吉木萨尔县| 宁陵县| 工布江达县| 平山县| 东莞市| 石楼县| 陆河县| 垦利县| 阳曲县| 白玉县| 松江区| 额济纳旗| 绍兴市| 白银市| 江口县| 梅州市| 浮山县| 封开县| 曲水县| 华蓥市| 乾安县| 克东县| 辽宁省| 申扎县| 嘉禾县| 安丘市| 古交市| 华蓥市| 安吉县| 汾阳市| 方山县| 郁南县| 正安县| 凤翔县| 沛县|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