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聞獎推薦表
作品標題 火情危急!19歲小伙用吊車救出14人 參評項目 電視消息 體裁 電視消息 語種 中文 作者(主創) 李慕寒?、?盧小可(蘆小可)、尚冬梅 編輯 佟欣?、金驍驍 刊播單位 遼寧廣播電視臺 刊播時間 2019-5-6?18:50:00 刊播版面 (版次和名稱) 遼寧衛視?遼寧新聞 作品 時長 0:3:14 采編過程 作品簡介 2019年5月2日早上六點多,撫順市南雜木鎮一居民樓發生火災,樓內14人被困,危難之際,19歲少年用吊車逐層援救,14人成功脫險。 社會效果 該報道大屏播出后,被央視《新聞聯播》選用,并在央視多個頻道,多檔欄目播出,各省新聞節目相繼轉發。在新媒體播發后,全網轉載,網友給蘭郡澤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吊車俠”。還有媒體以“吊車俠”為契機,盤點近年來遼寧涌現出的平民英雄,再一次在全網引發熱烈反響,傳遞正能量,唱響主旋律。 推薦理由 該作品緊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雷鋒精神永遠值得弘揚”。遼寧是雷鋒精神的故鄉,新時代更需要踐行和傳承雷鋒精神,也是新聞工作者要捕捉和記錄的瞬間。一個個九零后零零后的英雄故事,引發觀眾和網友的共鳴,彰顯了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
本篇報道是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完成的,記者得到線索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與此同時通過網絡連線、電話連線與現場配合,多方渠道拿到周圍居民用手機拍攝的現場視頻,這也成為了該報道最重要的畫面支撐。抵達現場后,結合施救少年和被困群眾的采訪,最大程度還原救人過程。19歲少年質樸的同期聲與被救群眾驚魂未定的講述勾勒出好少年不畏生死、沉著冷靜的優秀品質,和被救居民的一份感恩,這當中,有70多歲的老人,有年少的孩子,還有記者在現場挖掘到的故事,其中一位居民在獲救之后才發現,少年蘭郡澤曾是自己教過的學生,自豪感油然而生。
記者在眾多現場視頻中逐一篩選,配合講述者真情流露的同期聲和細節畫面,使報道節奏緊湊,現場感十足,結尾同期聲的選用更凸顯了在遼寧這片熱土,雷鋒精神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時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