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問·投訴直通車
2020-10-14 15:13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中國新聞獎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湘問·投訴直通車
|
參評項目
|
新聞名專欄
|
|
體裁
|
新聞網站專欄
|
|
語言
|
中文
|
|
作者(主創)
|
禹振華、文杰、劉樂、戴仲輝、龐琦、熊陽浩、余茜
|
編輯
|
顏斌、禹振華、文杰
|
|
刊播單位
|
華聲在線
|
刊播時間
|
2015-8-15?0:00:00
|
|
刊播版面
(版次和名稱)
|
華聲在線
|
作品
字數
|
?
|
|
采編過程
作品簡介
|
???《湘問·投訴直通車》前身為《投訴直通車》。2015年8月,華聲在線《投訴直通車》欄目與湖南日報《社情民意》版、新湖南《湘問》頻道融合,搭建湖南省首個報網端融媒體輿論監督和網絡問政平臺。 平臺聚焦“民生、民情、民意”,通過報網端三方聯合發函、在線轉交、實地調查采訪等方式積極促進問題解決,是湖南各級黨政部門、領導干部踐行網絡群眾路線的主平臺和主陣地。2019年全年共受理并審發湖南省內咨詢、投訴、建議類留言25593條,收到黨政職能部門、被投訴單位等在線回復14633條。有事上《湘問·投訴直通車》已成為湖南網民的習慣性選擇。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函引導,2018年下半年以來,湖南各地留言辦理主動認領率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全省2128家單位、企業、商家進駐《湘問·投訴直通車》平臺,辦理《湘問·投訴直通車》網友留言納入各地各級黨政部門日常工作,各地黨政部門安排專人對接。部分市州留言辦理率超過90%,一批區縣市做到100%回復辦理。在辦理留言過程中,湖南基層黨政部門、領導干部利用網絡走群眾路線的意識不斷加強,水平不斷提升。 隨著平臺投訴量的增加,數據參考價值也日漸提升。對于網友普遍關心、集中反映的問題,平臺定期整理專報報送有關部門,進一步暢通民意直通渠道的同時,也為黨委、政府施政決策提供有益參考。截至2019年底,累計報送專報46期。 自融合以來,報網端人員互通,數據共享,統籌策劃,多元傳播,各有側重,優勢互補,對網友投訴統一審核、聯名轉交。不同媒介形態、各媒體人員既分飾不同角色,又互相協同作戰。手機端是最大的流量入口,75%以上的投訴通過客戶端、手機版和官方微信流入;PC端匯集所有投訴、回復、評論數據,承擔起數據庫和中樞調度的職能;報紙記者的深入調查則有力地輸出了黨報干預力,有效促進一些難點問題的解決。投訴、反饋等在網端同步刊發,報紙版面精編選登,報紙深度調查又通過網端及官方微信二次傳播。四年多來,平臺為湖南日報《社情民意》版近100個版面提供內容,《湘問·投訴直通車》數據分析為報紙版面部分頭條稿件提供面上的數據支撐。 在2018年第三屆中國傳媒創新杭州峰會案例評選中,《湘問·投訴直通車》榮獲2018年度中國傳媒融合發展創新獎;同年,欄目榮獲湖南新聞獎名專欄一等獎。
|
|
社會效果
|
???《湘問·投訴直通車》創造了黨、媒、群良性互動模式,暢通了民意表達渠道,增加了領導干部聽取群眾意見的廣度和深度,構建了網上留言辦理的閉環,在及時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報網端融媒問政,強化了黨媒監督職能,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是網絡群眾路線在湖南的生動實踐和媒體融合發展的自覺探索。
|
|
推薦理由
|
???《湘問·投訴直通車》聚焦“民生、民情、民意”,通過報網端三方聯合發函、在線轉交、實地調查采訪等方式暢通民意直通渠道,在積極促進問題解決的同時,也為黨委、政府施政決策提供有益參考,實現了良好的傳播效益和社會效益。
|
?
?
責任編輯: 張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