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網絡新聞作品參評推薦表
(評論/專題/訪談/網頁設計)
作品標題 |
井岡山精神守望者——毛秉華 |
參評項目 |
網絡專題 |
|||||
刊播網站 |
中國江西網 |
首發日期 |
2018.7.26 |
語種 |
漢語 |
|||
網頁地址 |
http://ad.jxnews.com.cn/yy/2018/html/2018mbh/ |
字數 |
? |
|||||
頁面點擊量 (PV) |
5206萬 |
單獨訪客數 (UV) |
1124萬 |
獨立地址 訪問量(IP) |
786萬 |
|||
主創人員 |
王宣海 許蓓 劉彧 |
編輯 |
練蒙蒙 周珺 易原 |
|||||
作品 簡介 |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井岡山精神的闡述,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凝聚群眾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的磅礴之力。中國江西網將“宣講井岡精神第一人”毛秉華的感人事跡制作成網絡專題,意在于此。 一、讓典型人物更可親 作為“宣傳井岡精神第一人”,毛秉華在生活工作中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本色。 “宣傳井岡山精神,我們責無旁貸。”井岡山上這位老人說;“講到不能講為止。”這是老人無悔的選擇和莊嚴的承諾。他50年如一日義務宣講井岡山的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 2.1萬多場報告,200多萬聽眾,從未收過一點“辛苦費”。而作為中國革命搖籃的井岡山,一直都有“宣講先行”的優良傳統。專題將“弘揚井岡山精神”七個字分拆為七個獨立的部分,內容各具特色又內在統一,各部分對人物的詮釋實際上也是一個系統“宣講”井岡山精神的過程,銜接自然,兼容并蓄,既有人物面貌的現實展示,又有精神層面的歷史厚重,把毛秉華老人的事跡詮釋得可親可敬、感人至深。 二、讓表現形式更多樣 專題選取了大量毛秉華生活和工作中的珍貴影像和一手采訪內容,并結合資料,使網友更易產生情感共鳴,人文情懷濃郁。毛秉華的堅守、其對家庭子女的傳承教育等,多層次多角度的報道提高了典型人物報道的真實性和貼近性,并通過視頻、互動、H5等多種表現方式,讓井岡山精神與現實人物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三、讓歷史煥發新活力 井岡山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一個蘊涵豐富的巨大精神寶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井岡山考察時指出的,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詮釋新時代的“井岡山精神”,專題在對歷史資料的搜集上做了更加明晰的整理分類,視覺化處理更符合現今網友的研習需要,結合毛秉華事跡本身,讓網友充分認識到新時期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
推薦 理由 |
該專題作品創意設計新穎,主題明確,內容縱深并蓄,融媒體特色突出,頁面風格穩重、大氣,展現了新聞主人公的崇高精神境界。作為中國江西網網絡典型人物報道的又一力作,《井岡山精神守望者——毛秉華》推出后,社會反響熱烈,專題中的原創稿件被1000余家網絡媒體轉載,總點擊閱讀數超五千萬人次,手機客戶端APP媒體端及微信公眾號與自媒體轉載千余次,網友紛紛被毛秉華50年如一日宣講“井岡山精神”的事跡所感動,專題將現實與歷史內容有機結合,讓井岡山精神再次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
|||||||
初評 評語 |
? 怎樣能使典型人物的故事好聽、好看,讓人印象深刻?《井岡山精神守望者——毛秉華》作為典型人物報道的又一力作,成功地引起了社會熱烈的反響。專題頁面設計新穎,融媒體特色突出,頁面風格穩重、大氣,充分襯托了新聞主人公的崇高精神境界。豐富多樣的報道方式,珍貴影像資料,濃郁的人文情懷,讓典型人物更可親,更接地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