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組織報送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寶馬的中國路 |
參評項目目 |
國際傳播-廣播專題 |
||
|
體裁 |
廣播專題 |
||||
|
語種 |
中文(漢語) |
||||
|
作者(主創人員) |
陳曦、那其灼、唐佳菲、邸玉玲、房磊、孔祥玉 |
編輯 |
魏立謙 |
||
|
刊播單位 |
澳大利亞首都雙語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環球廣播、新西蘭奧克蘭中文電臺、澳大利亞墨爾本3CW中文臺、美國紐約FM106.3調頻臺、肯尼亞內羅畢FM91.9調頻臺(遼寧廣播電視臺) |
刊播日期 |
2018年12月31日 9點到10點 |
||
|
刊播版面 |
《時事新聞》、《全景中國》等 |
作品時長 |
9分55秒 |
||
|
??︵ 采作 編品 過簡 程介 ??︶ |
這篇作品關注了世界知名汽車企業寶馬集團與中國企業合資合作15年的共贏之路。作品立意高遠、視野廣闊。2018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中國大幅放寬汽車等制造業的外資股比限制,隨后不久,寶馬便成為了首個受益者,作品以此為切入點,面向世界生動講述了中國敞開大門與世界共享發展成果的“中國故事”。作者深入到華晨寶馬在沈陽的兩個廠區,實地了解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歷程,采訪寶馬集團總裁、財務總監等外方高管, 他們對中國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給予高度評價。記者還采訪了寶馬公司的德方技術人員和中國的工人,講述了合作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采訪深入,結構清晰,用真實、生動的故事印證中國推進開放的承諾不僅是“說到”,更是踏踏實實地“做到”。 |
||||
|
社 會 效 果 |
這篇作品在澳大利亞首都雙語頻道播出的同時,也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環球廣播《全景中國》欄目中播出(根據欄目時長需要做出部分調整),還在新西蘭奧克蘭中文電臺、澳大利亞墨爾本3CW中文臺、美國紐約FM106.3調頻臺、肯尼亞內羅畢FM91.9調頻臺等平臺播出,在海外聽眾和媒體中引發了強烈反響,他們通過寶馬在中國的故事,進一步感受到了中國開放共贏的發展模式帶給世界的蓬勃生機。 |
||||
|
??︵ 初推 評薦 評理 語由 ??︶ |
作為一篇國際傳播類作品,這篇報道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在世界上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頻繁提出針對中國的無理指責、挑起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這篇作品用“寶馬的中國路”的生動故事,有力地展示了開放的中國帶給世界的機遇,充分印證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正在越開越大、合作共贏的道路正在越走越寬。 這篇作品廣播特色鮮明、構思精巧,音響生動、制作精良。作品國際傳播力和傳播效果極佳,落地廣泛,起到了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