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組織報送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愛無止境——健康快車的2018 |
參評項目 |
國際傳播-廣播專題 |
|||
|
體裁 |
廣播專題 |
|||||
|
語種 |
漢語 |
|||||
|
作??者 (主創人員) |
集體(張晶宇、曹軍生、洪新、臧軼潔、劉智嘉、徐帥、陳煒、崔英杰、吳梅紅、戴蔚然、朱樂藝、張瑞麗) |
編輯 |
洪新 |
|||
|
刊播單位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全球華語廣播(北京廣播電視臺) |
刊播日期 |
2018年12月30日8時12分 |
|||
|
刊播版面(名稱和版次) |
《全景中國》欄目 |
作品字數 (時長) |
12分55秒 |
|||
|
采作 編品 過簡 程介 |
健康快車是1997年香港回歸時,作為對來自全國各地賀禮的答謝,由香港市民捐贈的一列建在火車上的流動眼科醫院。它采用超聲乳化技術,專門為內地偏遠、貧困地區的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的復明手術。目前已經走遍了全國除北京、天津、上海和港澳臺以外的所有省市區的偏遠、貧困地區,為20多萬白內障患者解除了病痛、恢復了光明。“健康快車”所到之處還為當地培訓眼科醫生、捐贈眼科醫療設備,留下不走的“健康快車”為當地提供持續的眼科治療服務。 2018年,外語廣播派出9路記者東起吉林、西到新疆、南下廣州,采集素材,最后精心制作了這篇報道。作品以2018年健康快車第20萬例患者進行手術為新聞由頭,以“健康快車為什么可以堅持21年惠及如此之多的民眾”設問,通過對吉林、新疆、廣東、廣西、河南、四川、香港、澳門等多地采訪所得的素材串聯起2018年健康快車的腳步和印記并給出這一慈善公益項目得以延續20多年的答案-----愛。這份愛體現在范徐麗泰女士所說的“兩地一條心”,香港同胞和內地百姓之間血濃于水的友愛;也有報道中朝陽醫院眼科大夫陶勇講述的王阿婆的故事中體現出的醫生對患者的仁愛。這個故事雖然節奏稍顯緩慢,但是情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強調的感恩、回報和這份由己及人的愛在捐款人、醫務人員以及有小孩子的心靈中的傳承,則是這一慈善公益可以延續21年甚至更為久遠的最重要、最難得的內在支撐,也是報道求解的答案之一。 2018,在健康快車來說是普通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這個慈善項目迎來了第20萬位手術患者。?20萬名患者重見光明給20萬個家庭帶來了擺脫貧困的希望,因此,健康快車既是一項慈善公益活動,同時也是國家精準扶貧戰略在政府層面以外的民間路徑。 |
|||||
|
社 會 效 果 ? |
本作品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全球華語廣播《全景中國》欄目中播出,并經國際臺對外傳播平臺先后在新西蘭奧克蘭中文電臺、澳大利亞墨爾本3cw中文臺、美國紐約FM106.3調頻臺、肯尼亞內羅畢FM91.9調頻臺等海外廣播機構播出。 作品播出后,反響熱烈,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的捐款咨詢電話明顯增多。外語廣播還在官方網站推出專題頁面以音頻、圖片、文字全面介紹了相關的情況。???? 網址:http://www.am774.com/activity/jiankangkuaiche.shtml |
|||||
|
︵ 初推 評薦 評理 語由 ︶ |
這是一件彰顯香港同胞熱愛祖國、血濃于水、內地香港一家人精神的暖心之作。香港健康快車堅持20多年為內地貧困地區白內障患者“送光明”,作品在持續10余年關注這一特殊的扶貧義舉的基層上,特別著重地描述了健康快車在20-18年這不平凡的一年中,是如何繼續這一慈善項目??如何迎來第20萬位手術患者?報道主題重大,制作精致;內容豐富,情節感人;作品吸引力、親和力強,具有新聞性,傳播效果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