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视频一_国产劲爆久久_五月天综合网_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首頁 > 正文

田里多了“棚二代” 鄉村振興有力量

2019-06-23 14:54 | 來源: 山東記協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田里多了“棚二代” 鄉村振興有力量

記者  王兆鋒 楊秀萍

通訊員 鄭兆雷

????大年初三,記者來到茌平縣賈寨鎮耿店村,給老朋友——村支書耿遵珠拜年。與村支書聊天,鄉村振興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耿遵珠說:“鄉村振興離不開人。現在俺村里有個好現象,就是種大棚菜的中青年越來越多。”

????和老耿來到大棚基地,只見人氣爆棚,年味濃濃。記者粗略數了數現身田野的300多名菜農,“70后”“80后”“90后”占到了八九成,中青年已成為種菜管棚的主力軍。

????耿店種菜有20多年歷史了。過去村里只有60個“小土棚”,侍弄的人多是“50后”“60后”,后生們嫌活累、麻煩,更愿意外出打工,有段時間全村青壯勞力跑出去200多人。

????一個780人的村子,一下子走掉200人,村里哪能不冷清?

????讓耿遵珠高興的是,老黃歷已經掀過去了。現在的耿店成了“魯西小壽光”:全村178戶人家,600個鋼架大棚,1300畝耕地1000畝菜,勞動力幾乎全“粘”在大棚上。

????為啥現在“棚二代”愿意留村?耿遵珠分析有三個原因。一是收入有保障。全村戶均3.4個棚,保守算戶均10萬元沒問題。加之大棚安裝了電動卷簾機,勞動強度降低了。二是配套服務好。村里陸續建起育苗場、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合作社,從買苗到賣菜,不用出村,省心省事。三是基礎設施建設跟上了,生活有品質。村民住上了樓,通了暖氣、有線、網線,還有農家書屋、健身廣場、衛生室等。

????“村里創業環境這么好,誰還愿意背井離鄉去打工?”43歲的任傳華接過話茬。他一度在天津、河北等地“漂了”10多年,干過電氣焊、當過車床工、搞過裝修……幾年前,他回家從1個“鋼架大棚”起步,如今發展到20個了,成了村里“狀元戶”。

????距離任傳華大棚不遠,是耿付建的6個大棚。28歲的耿付建過去曾嫌種棚苦累,到深圳打工。3年前,他被村里“卷簾機大棚”吸引回鄉,現在年收入過了20萬元。

????耿店村委會墻南,是村里的“綠源蔬菜批發市場”,車來人往,好不熱鬧。“春節期間蔬菜用量大,平均一天往外運十來車,菜不出村就能賣高價。”耿付建說,種菜最怕菜賤、賣不出去。有了市場,棚再多也不怕。

????村里多了“棚二代”,多了團聚少了牽掛。耿遵珠告訴記者:“過去,留守村里的人過年的心情最復雜,盼過年,又怕過年!盼過年,是因為過年外出打工的親人能回來團聚;怕過年,是因為過完年這些人又走了,糾結啊!”

????村里多了“棚二代”,鄉村開始“年輕”起來。耿遵珠舉了個例子:“以前賣菜兩眼摸黑,不知啥價格,只能瞎碰;現在村里人用上了電腦、智能手機,建起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現在可是‘菜農不出門,便知全國菜’了!”

????在村里的健身廣場,一群老人、婦女正在鑼鼓聲中扭著秧歌,孩子們一旁嬉戲打鬧。“日子富了,才有心情扭啊唱啊跳啊!”談起鄉村振興,見過“大世面”的耿遵珠說:“鄉村振興不是喊出來的,是干出來的。怎么干?首要的是產業興旺,有了富民產業,然后才能留住人、留住年輕人。最終形成人才、土地、資金和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不知不覺,太陽越升越高。記者登上村里小區樓頂的“觀景臺”:只見村子四周白亮亮一片,望不到邊的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拜年結束時,耿遵珠深有感觸地說:“農村有了‘棚二代’,鄉村振興有力量啊!”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王小玉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3976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股票| 荥阳市| 黄石市| 基隆市| 西昌市| 阳春市| 新建县| 重庆市| 封丘县| 太仆寺旗| 松溪县| 二连浩特市| 汪清县| 古田县| 二手房| 稷山县| 商河县| 凤冈县| 小金县| 湘西| 施秉县| 怀来县| 安达市| 瑞金市| 梧州市| 连州市| 安吉县| 体育| 修水县| 山阴县| 望城县| 准格尔旗| 勐海县| 诸暨市| 平乡县| 和龙市| 汝南县| 平武县| 晋宁县| 商洛市|